汉字字体发展的文化解读
【摘要】: 正汉字从形成体系到现在,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其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汉语的发展,作为记录汉语的汉字符号系统,从字符的构形到书写体势,都有过几次重大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字体风
1
孙晓强;;探讨青铜器的腐蚀与保护 [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高微;;新干青铜器现状与博物馆的关系 [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卫聚贤;;中国最古的货币——贝壳 [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二辑)[C];2003年
4
张元;;望谟出土的夜郎青铜器 [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高岛谦一;;中国走向“全球华”的一小步:甲骨文告诉我们什么?(英文) [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国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6
杨毅;;超声波清洗青铜文物 [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叶心适;刘林西;甄刚;张津生;陈静;靳华强;;高能光束熔覆焊接技术修复青铜器工艺研究 [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黄理中;;黔西南州发现的夜郎青铜器 [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万俐;徐飞;陈步荣;朱一帆;;青铜戈上泡锈(发锈)腐蚀形貌及其组成研究 [A];2010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10
汪庆正;;汪庆正先生讲话 [A];The Methodology, Prospect and Significance on Non-destroyed Scientific Determination for Chinese Ancient Ceramic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