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科学会议第390、391、393—395次学术讨论会简述
【摘要】:2011年2月23日—4月29日,香山科学会议陆续召开了主题为"道地药材品质特征及其成因的系统研究"、"生物可降解金属研究发展与临床应用面临的挑战"、"脑网络组及其临床应用的前沿科学问题"、"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和"高效降解生物质的自然生物系统资源利用与仿生"的第390、391、393—395次学术讨论会。
|
|
|
|
1 |
李增惠;香山科学会议第239—243次学术讨论会简述[J];中国基础科学;2005年02期 |
2 |
杨炳忻;香山科学会议第244—248次学术讨论会简述[J];中国基础科学;2005年03期 |
3 |
谢彩侠,张重义;中药材道地性研究概况与发展[J];河南科技;2001年06期 |
4 |
田雨,陈建华,周秀佳,柏巧明;植物生态学方法在中药材质量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J];生态学杂志;2000年06期 |
5 |
胡世林,刘岱,崔淑莲,杨立新,杨连菊;安国引种黄芪的质量初步评介 [J];中草药;1999年06期 |
6 |
唐永明,王彪,范晓岚;道地药材与《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J];时珍国医国药;2004年06期 |
7 |
韩存志;;香山科学会议第299—302次学术讨论会简述[J];中国基础科学;2007年04期 |
8 |
王荣,张强,贾正平,樊俊杰,徐丽婷,谢华,王晓平;甘肃道地药材麻黄指纹图谱的研究[J];中药材;2003年04期 |
9 |
李增惠;;香山科学会议第276—278次学术讨论会简述[J];中国基础科学;2006年04期 |
10 |
韩存志;;香山科学会议第336—339次学术讨论会简述[J];中国基础科学;2009年02期 |
|
|
|
|
|
1 |
邓六勤;;青天葵的研究进展[A];《医药导报》第八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和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
2 |
张文青;闫永红;林雀跃;;DNA分子标记技术在道地药材研究中的应用[A];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药鉴定学术研讨会、200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3 |
任玉珍;;规范道地药材炮制加工,保障附子临床用药安全[A];2008北京·第二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8年 |
4 |
张文生;汪丽娅;;道地药材与环境相关性研究[A];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全国中药关键技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3年 |
5 |
陈美兰;黄璐琦;邵爱娟;林淑芳;欧阳少华;;植物内生菌对道地药材形成的影响探讨[A];中医药发展与人类健康——庆祝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50周年论文集(下册)[C];2005年 |
6 |
;香山科学会议第204次学术讨论会日程[A];香山科学会议第204次“SARS预防与控制”学术讨论会会议交流材料[C];2003年 |
7 |
周锡钦;梁鸿;赵玉英;王邠;;黄芩道地与非道地药材主要黄酮成分的含量测定[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
8 |
梅杰;袁铭;张安萍;刘霞;;湖北省道地药材产业化开发的探讨[A];《医药导报》第八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和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
9 |
蔡少青;;中药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的对策[A];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全国中药关键技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3年 |
10 |
黄璐琦;郭兰萍;;中药资源的生态研究与展望[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