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其来源

李斌  吴莹  张经  
【摘要】:在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用气相色谱法定量检出17种3~5环的多环芳烃(PAHs)及部分烷基菲化合物,所检测出的PAHs的总浓度在222.1~776.3ng/g之间,与其他海湾分布相比,含量相对偏低.由多环芳烃参数菲/蒽、荧蒽/芘等比值指征北黄海PAHs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苝在多数表层沉积物中被检出,表明陆源物质在北黄海积累,其主要来源为鸭绿江携带入海的陆源物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庄婉娥;汪厦霞;姚文松;杨琳;宋希坤;弓振斌;;泉州湾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分布特征及污染来源[J];环境化学;2011年05期
2 罗孝俊;陈社军;麦碧娴;曾永平;;珠江三角洲地区水体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来源、迁移及生态风险评价[J];生态毒理学报;2006年01期
3 王平;徐建;郭炜锋;戴树桂;;黄河兰州段水环境中多环芳烃污染初步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07年03期
4 郭建阳;廖海清;韩梅;黎文;张润宇;王静;吴丰昌;;密云水库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垂直分布、来源及生态风险评估[J];环境科学;2010年03期
5 李久海;董元华;曹志洪;王辉;杨林章;胡正义;林先贵;尹睿;;慈溪市农田表层、亚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11期
6 陈奕扬;胡迪峰;翁燕波;;宁波市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浓度水平、分布及来源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06年02期
7 刘爱霞;郎印海;薛荔栋;刘洁;;黄河口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生态风险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02期
8 曹治国;刘静玲;王雪梅;徐杰;;漳卫南运河地表水中溶解态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风险评价与来源辨析[J];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02期
9 李全莲;王宁练;武小波;贺建桥;蒋熹;;祁连山七一冰川流域各类环境介质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与来源研究[J];冰川冻土;2008年06期
10 王学彤;贾英;孙阳昭;蒋煜峰;王飞;吴明红;盛国英;傅家谟;;典型污染区河流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分布、来源及生态风险[J];环境科学;2010年01期
11 黄宏;董巧香;黄长江;;粤东柘林湾表层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6年06期
12 韩志刚;杨玉盛;杨红玉;倪进治;;福州市农业土壤多环芳烃的含量、来源及生态风险[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8年02期
13 黎晓霞;蔡河山;张珞平;;厦门西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含量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J];热带海洋学报;2008年05期
14 陈世军;祝贤凌;冯秀珍;黄烈琴;梅运群;;多环芳烃对植物的影响[J];生物学通报;2010年02期
15 胡冠九,赵永刚,李娟,周春宏,邢核,李国刚;南京某县空气、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来源[J];中国环境监测;2005年04期
16 舒卫先;李世杰;;太湖流域典型湖泊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17 舒卫先;李世杰;;江苏天目湖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与来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1期
18 段永红;陶澍;王学军;李本纲;徐福留;刘文新;曹军;朱利中;骆永明;;天津表土中多环芳烃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来源[J];土壤学报;2005年06期
19 薛荔栋;郎印海;刘爱霞;刘洁;;黄海近岸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来源解析[J];生态环境;2008年04期
20 晁敏;伦凤霞;沈新强;;长江口南支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J];生态学杂志;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静;陈微微;黄鹏;洪清泉;董慕佳;聂森艳;蔡明刚;;白令海及其以北北冰洋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空间分布及来源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2 胡雄星;周亚康;韩中豪;王文华;;黄浦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3 黄宏;黄树辉;杨东方;常彦祥;黄长江;;汕头港表层沉积物多环芳烃污染调查[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7暨第二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蔡洁珊;王晓玮;栾天罡;林里;;广东潭江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5 胡忠;徐艳;宋小慧;黄通旺;;具有浮起特性的多环芳烃降解菌Rhodococcus sp. P14的分离、特性[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丛琳琳;李俊林;赵香爱;李东浩;;图们江流域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污染来源[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9暨第四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赵香爱;何苗;金玉善;丛琳琳;李东浩;;人参种植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马万里;刘丽艳;田崇国;杨萌;孙德智;齐虹;张志;沈吉敏;李一凡;;我国土壤和大气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郭伟;何孟常;杨志峰;林春野;;松花江吉林-哈尔滨段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季节分布和来源[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6暨第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澍;马君;史晓凤;孔德地;韩晓红;郑荣儿;;多环芳烃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探测与分析[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娇;黄河及河口烃类有机物的分布特征及源解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吴莹;渤黄东海及其若干河口的烃类有机地球化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谢云飞;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技术在多环芳烃检测方面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4 何苗;杂环化合物和多环芳烃生物降解性能的研究[D];清华大学;1995年
5 张英;扇贝体内生物标志物对重金属与多环芳烃胁迫的应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6 高彦征;土壤多环芳烃污染植物修复及强化的新技术原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付杰;淮河流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研究与赤泥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南京大学;2011年
8 刘筱红;气溶胶中烃类化合物的同位素测定及其用于源解析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9 杨伟祖;降低卷烟主要有害成份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10 张军;典型红树林湿地中多环芳烃的含量、来源和迁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爱霞;莱州湾及日照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生态风险分析及来源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朱文锋;广东省沿海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3 孟阳;多环芳烃在湿地多介质环境中的迁移模拟及生态风险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4 张俊海;海洋沉积物中多环芳烃质量基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5 张宗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东海泥质区的分布与沉积记录[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裴静;北京市西南地区水中有毒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7 展惠英;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在黄土中的迁移转化[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高月兰;烟丝中添加凹凸棒石对卷烟焦油、有害物质含量以及吃味的影响研究[D];江南大学;2004年
9 武江越;辽河流域水体及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10 欧阳勋;超临界CO_2萃取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宇 陆斌;中国成为稳定的活力来源[N];江苏经济报;2000年
2 曹海英;拍卖品的范围与来源[N];中国矿业报;2000年
3 宗恕;风险投资来源多[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4 记者 赵承;农民收入来源向多元化发展[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5 冯建中;探讨选手出路来源 铸造一流教练队伍[N];中国体育报;2001年
6 刘春庭;联合国货物和服务采购的来源[N];国际商报;2002年
7 董新昕;欧盟制定多环芳烃使用限量[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8 记者 孟晶;欧盟2010年正式限用多环芳烃[N];中国化工报;2007年
9 孙公;强调自愿无偿且来源合法[N];法制日报;2000年
10 ;家电出口遭遇新PAHs指令[N];中俄经贸时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