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酚类化合物在颗粒物上的吸附实验

赵金辉  张克荣  李崇福  
【摘要】:目的 探讨酚类化合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方法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 5种酚在 3种颗粒物上的吸附行为 ,并讨pH、吸附剂颗粒粒径、固液比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 该类化合物的吸附行为用Freundlich等温式描述最为贴切 ,pH等环境因素的改变引起该类化合物吸附性能的改变。结论 结构因子和环境因子决定该类有机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赵金辉 ,张克荣 ,李崇福;酚类化合物在颗粒物上的吸附实验[J];中国公共卫生;2002年06期
2 李国希;胡乐晖;;活性炭纤维吸附酚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9期
3 吴梅贤;;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的9种酚类化合物[J];净水技术;2008年06期
4 宋瀚文;王东红;徐雄;王海亮;陈锡超;罗茜;王子健;杜迎欣;;我国24个典型饮用水源地中14种酚类化合物浓度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02期
5 王艳丽;李利荣;张肇元;林冬;崔连喜;;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空气中8种挥发性酚类化合物的含量[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5年08期
6 梁焱;王碧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痕量酚类化合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7 高超;王启山;夏海燕;;水体中酚类化合物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J];天津化工;2010年04期
8 高志贤,王红勇;鱼中酚类化合物的简易检测法研究[J];肉品卫生;1995年07期
9 林大泉,汪郁芷,琚建勇,孙永林,刘笑梅,王力波;吸附富集-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的酚类化合物[J];环境化学;1987年01期
10 崔仙舟;王中柱;刘欣华;单室田;周学兵;;黄河口水中微量酚的气相色谱法分析[J];海洋湖沼通报;1987年01期
11 徐律涂;梁新阳;王瑞芬;;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焦化废水中的酚类化合物[J];水资源保护;1987年01期
12 林大泉,汪郁芷,琚建勇,孙永林,王力波,刘笑梅;固体吸附剂吸附—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的酚类化合物[J];中国环境监测;1988年03期
13 丘星初,朱盈权;氮的光度测定的进展[J];中国环境监测;1988年04期
14 朱湘民;罗清修;张治平;刘红果;张秀文;;PCP的快速紫外光度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1988年01期
15 张清文;杨炯;徐光华;;4-氨基安替比林法测定水中微量酚的几点体会[J];山西化工;1988年04期
16 陈定辉;某地区饮用水酚来源的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1989年01期
17 ;信息[J];农业环境与发展;1989年02期
18 张万让;解成喜;张丽静;;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焦化废水中的酚类化合物[J];新疆环境保护;1989年01期
19 林大泉,汪郁藏;环境样品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吸附富集-气相色谱法测定水相样品中的微量挥发酚[J];环境科学丛刊;198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那广水;高会;方小丹;李永东;葛林科;王艳洁;姚子伟;;黄海近岸贻贝中酚类化合物的分布状况及其残留特征[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2 周艳丽;田如海;只金芳;;硼掺杂金刚石薄膜表面酪氨酸酶的固定及酚类化合物的检测[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3 余益军;戴玄吏;李春玉;刘红玲;;原位乙酰化-顶空固相微萃取测定水中酚类化合物[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4 李云;缪娟;范云场;;疏水性离子液体萃取酚类化合物[A];河南省化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5 陈海燕;徐建;杨睿戆;王琛;;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水中酚类化合物[A];2005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苏宇亮;胡克武;;水中酚类化合物的固相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A];2008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王一峰;;酚类化合物在氧化钛表面的吸附构型、电子转移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8年
8 马会会;范树娟;田苗苗;贾琼;;浊点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检测工业废水中的酚类化合物[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2012)会议手册[C];2012年
9 荆涛;梅素容;周宜开;;基于亲水性分子印迹聚合物/Ni纤维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快速检测地表水中痕量2,4-二硝基酚[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10 何茜;胡忠阳;帅琴;吴宏景;;SPME-GC联用测定环境水样中的酚类化合物[A];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第十一届分析化学专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宋远志;量子化学与电化学在环境酚类化合物的检测与毒性研究中的应用[D];江苏大学;2007年
2 汪蓓蓓;环糊精对水中酚类化合物紫外光降解影响的动力学与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王旭刚;土壤胶体界面五氯酚的还原转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4 王晓东;去除水中微量酚类化合物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朱健;喀斯特地区AMD中二价铁氧化耦合砷锑迁移转化机制[D];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
6 梁秀娟;吉林西部洋沙泡水库水土环境中氟的迁移转化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桦;菌株M-1、W-1-1以及H-3-1降解酚类化合物的相关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2 李伟;渭河中酚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风险评价及吸附行为[D];长安大学;2018年
3 李爱静;典型区域孕妇人群中重金属和双酚类化合物的暴露研究[D];江汉大学;2018年
4 冯松涛;典型化学氧化技术对双酚类化合物的去除效果及机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5 李霁;取代酚类化合物在模拟海水中的耗氧和降解特性及其构效相关研究[D];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04年
6 王晨雪;一种亲水作用有机聚合物整体柱的制备及其在环境水中酚类化合物萃取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珊;某排污河沿线土壤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及其植物毒性研究[D];新疆大学;2014年
8 艾飞虎;酚类化合物有机废水的电催化氧化降解[D];浙江工业大学;2002年
9 余明达;胶团强化超滤过程中酚类化合物与鼠李糖单糖脂结合作用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10 李金花;环境激素中酚类化合物的监测分析新方法研究[D];东华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