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课题参与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的影响——基于全国博士毕业生离校调查数据的分析

李澄锋  陈洪捷  沈文钦  
【摘要】:课题参与是博士生科研能力训练的重要途径和方式。然而,在理论及实践中,我们往往过于关注课题参与数量,而忽视了对课题参与质量的关注和考察。通过对2017年"全国博士毕业生离校调查课题"的8 207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课题参与数量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仅在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领域得到验证,在人文学科领域并不成立;而课题参与质量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及人文学科均得到支持,并且相较于课题参与数量,课题参与质量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的影响更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澄锋;陈洪捷;沈文钦;;课题参与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的影响——基于全国博士毕业生离校调查数据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9年07期
2 陈翱;戴雪飞;;以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博士生课程改革的选择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年13期
3 王海迪;;学术型博士生抱负与科研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研究生院高校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8年01期
4 沈文钦;高耀;王传毅;;我国博士生教育需求的政策分析——基于二元需求的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16年12期
5 范洪义;我从博士生教育中获得的收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11期
6 李莞荷;袁本涛;;走出学术界:日本博士生教育改革动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年06期
7 沈文钦;赵世奎;;西方博士生教育研究的主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12期
8 赵世奎;;中国博士生教育规模结构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年08期
9 陈瑜;;当前博士生教育中的问题及改革思路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6年04期
10 王传毅;程哲;;南非博士生教育:现状、问题及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年07期
11 郭世佑;学术规范与博士生教育[J];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03期
12 李会春;邹义欢;王黎;陈园园;;丹麦博士生教育:制度、特征及启示[J];高教探索;2019年06期
13 娄枝;乔刚;蓝文婷;;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特征研究——基于博士生访学体验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9年02期
14 罗英姿;陈小满;张佳乐;;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检验——基于学生发展相关理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年02期
15 汪小会;王慧;;法国博士生院设立、运行与评估机制的解析[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7年06期
16 胡天助;;聚焦学生成功:博士生教育的新旨趣——基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探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年05期
17 沈文钦;;全球化对中国博士生教育的影响:人员流动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8年09期
18 钱颖一;;美国的博士生教育[J];教师博览;2003年01期
19 孙珂;;协同创新: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型博士生教育模式探析[J];山东高等教育;2016年12期
20 顾剑秀;罗英姿;;家庭资本对博士生教育质量获得及在校学业表现的影响——基于江苏省的经验研究[J];教育科学;201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庞海芍;张毅鑫;;中美博士生导师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A];素质教育与一流大学建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2017年年会暨第六届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7年
2 吴启迪;;博士生教育在高等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3 赵杰刚;张玲玲;王宏运;;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协助护理人员提高科研能力[A];2011年河南省护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学术交流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1年
4 赵立涛;黄胜;;关于研究型大学的思考[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5 张作鹏;梁子敬;;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探讨[A];201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明霞;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2 赵立莹;美国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牛梦虎;中国博士生教育发展规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瑶;社会分层视域下博士生就业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2 廖莎;我国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度探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3 王芳;基于4P模式构建研究型大学博士生教育体系[D];中南大学;2002年
4 潘文利;美国博士生教育的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周楠;美国高校师资培养的新动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朱亭亭;二战后美国博士生教育的历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史苗;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博士生培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王晓惠;非洲大学科研能力建设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7年
9 常晨;世界银行的非洲大学科研能力建设政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7年
10 聂小丹;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合来;博士生教育的核心价值[N];学习时报;2010年
2 建设管理系 郑思齐;培养批判性思维 塑造“独立学者”精神[N];新清华;2017年
3 郭世佑;博士生教育之患[N];南方周末;2005年
4 邢霞;博士生教育走向更高起点[N];社会科学报;2005年
5 本报见习记者 冯丽妃;逾期博士生凸显“小农经济”式培养弊端[N];中国科学报;2012年
6 材料学院副教授 宋成;培养高水平博士生本身就是门学问[N];新清华;2018年
7 胡波;尊重那位博士生的退学选择[N];中国青年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刘洋;毕业季,看青春派的“花样就业”[N];工人日报;2017年
9 记者 姜澎;上海交大启动“致远荣誉计划”培养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博士生[N];文汇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王阳;全面提升博士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N];上海科技报;201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