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测量与评价
【摘要】:目前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方法的选用尚不成熟,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未能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发挥应有作用。构建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系统,完善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测量评价体系,以及体系中评价内容、评价维度、评价方法及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各部分的作用。应用实践表明,该测量评价体系能把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高度集成,为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提供理论指导和操作指南。
|
|
|
|
1 |
蒋太善,孟建新,刘洪波;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S1期 |
2 |
佟景才;大学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4期 |
3 |
冯惠敏,李清泉;大学普通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5期 |
4 |
马殿平,施宙,郭如书;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7期 |
5 |
周营军;高校应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6 |
侯华玲;高校创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00年09期 |
7 |
马万民;对高校保障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01期 |
8 |
肖继新,李茹,吴柏玲;高校人才培养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J];经济论坛;2003年19期 |
9 |
李湘健,徐少亚,顾德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04年03期 |
10 |
张晓洪,邓成超;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15期 |
11 |
郭萍,茅志强;全面加强教学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竞争力[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2期 |
12 |
张卫东;用科学发展观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审视和思考[J];石油教育;2004年05期 |
13 |
谢海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必然诉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10期 |
14 |
刘晓舒;图书馆在现代人才培养中所扮演的角色[J];中国人才;2004年12期 |
15 |
韩冰;浅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16 |
凡奇;;注重先进文化对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J];红旗文稿;2004年10期 |
17 |
周文富;课外科研活动与创新人才培养[J];大学化学;2004年03期 |
18 |
赵锦英,潘琪;人才培养模式从单一到多样化改革的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5年05期 |
19 |
许玉清;;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5年02期 |
20 |
阎颖,曲建民;教师教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