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多探测器拼接成像系统实时图像配准

王新华  黄玮  欧阳继红  
【摘要】:依据已设计完成的基于同心球透镜的四镜头多探测器阵列拼接成像系统,对该系统图像拼接配准过程所采用的特征检测提取、特征向量匹配与筛选、空间变换模型参数估计等算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Fast-Hessian检测子提取参考图像和待配准图像的特征点,并生成加速鲁棒特征(SURF)描述向量。接着,采用快速近似最近邻(FANN)逼近搜索算法获得初始的匹配点对,并对匹配点对特征向量的欧式距离进行排序。然后,参照成像系统光学设计参数设定合理的阈值,筛选并保留下较好的匹配点对。最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渐进式抽样一致性(IPROSAC)算法对空间变换矩阵模型进行参数估计,从而得到参考图像与待配准图像的空间几何变换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图像尺寸、旋转和光照变化都具有一定的不变性,特征匹配时间为0.542 s,配准变换时间0.031 s,配准误差精度小于0.1 pixel,可以满足成像系统关于图像配准实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史励新;李昌华;;基于边界特征增强的模糊图像配准[J];现代电子技术;2006年21期
2 甘亚莉;涂丹;李国辉;;频率域基于梯度预处理的互相关图像配准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06期
3 马文静;陈辉;田宏阳;;线性拟合联合参数法在图像配准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2007年04期
4 张翼;王满宁;宋志坚;;脊柱手术导航中分步式2D/3D图像配准方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7年09期
5 赵书斌;王海川;;图像配准及其在目标精确定位中的应用[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7年10期
6 上官晋太;郭慧;杨汝良;祁海明;;图像配准的统计数值分析[J];测试技术学报;2007年06期
7 王宗跃;张建伟;黄樟灿;;基于演化建模的图像配准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35期
8 衣文文;杨彬彬;胡彦磊;常发亮;;一种基于外形区域的图像配准方法与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8年04期
9 苏娟;林行刚;刘代志;;一种基于结构特征边缘的多传感器图像配准方法[J];自动化学报;2009年03期
10 鄢余武;孙亚军;姚小强;;图像配准的复制动力学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年11期
11 徐则中;;全局一致的多视图像配准[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年30期
12 李伟;王伯雄;王雪;彭映成;秦垚;;一种基于安瓿检测的快速图像配准方法的实现[J];电测与仪表;2010年07期
13 胡顺波;;图像配准中同条件非均匀抽样原则的对比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年03期
14 陈锻生,吴扬扬;立体像片冲扩机中的电脑辅助图像配准系统[J];微型机与应用;1995年05期
15 王卫东,卢卫国,包尚联,俎栋林,尤江生;图像配准和融合及其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J];CT理论与应用研究;1997年02期
16 常伟,马如宇,张振宇,王成焘;图像配准在计算机辅助全膝置换手术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2年05期
17 罗俊,黄本雄;基于全参数的分层搜索图像配准[J];现代计算机;2005年11期
18 牛力丕;毛士艺;陈炜;;一种适应较大比例变化的多传感器图像配准方法[J];航空学报;2006年03期
19 张见威;韩国强;;基于最近点拟引力场的图像配准方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20 李秀秀;郑江滨;张艳宁;;一种新的自动图像配准技术[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宇光;唐焕文;唐一源;;一种优化算法在图像配准中的应用[A];第二十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C];2001年
2 桂秋阳;邱志明;;大口径舰炮图像配准方式射击精度仿真[A];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彭静;徐晓艳;任蕾;;一种基于极对数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图像配准方法[A];第七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1)论文集【oral】[C];2011年
4 王佳佳;廖宁放;廉玉生;刘子龙;;基于八通道成像光谱仪图像配准技术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冯丽丽;姜慧研;李季;;一种自适应的非刚性图像配准方法及其在肝脏配准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1年
6 翟胜军;姜晖;张鑫;;一种基于角点的图像配准方法[A];武汉(南方九省)电工理论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河南省电工技术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吴铮;钱徽;朱淼良;;基于特征匹配的航空图像配准[A];第十二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杨必武;倪志斌;;图像配准中基于最大熵的模板选取算法研究[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D 光电信息处理技术专题)[C];2006年
9 李红波;倪国强;;图像配准中特征点匹配分析与展望[A];第三届全国嵌入式技术和信息处理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滕凯风;张建秋;周柏杨;王友华;;基于免疫单纯形法的鲁棒多分辨率图像配准[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智礼;图像配准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周武;精密图像配准方法研究及在精密电子组装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黄晓阳;在体肝脏图像配准方法及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朱宪伟;基于结构特征的异源图像配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王东峰;多模态和大型图像配准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2年
6 张浩;多信息融合图像边缘特征提取及图像配准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08年
7 王运;超光谱图像系统几何校正与图像配准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8 高峰;图像配准中的几何特征不确定性建模及匹配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易盟;基于特征点的图像配准及其在稳像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丁南南;基于特征点的图像配准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多传感器图像配准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马明刚;多传感器图像配准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张锐娟;图像配准理论及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刘桢宏;多视角图像配准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陈林;基于多核架构体系的图像配准并行计算方法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6 冯卫平;多波段多极化SAR图像配准技术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陈庆芳;图像配准研究及其应用[D];江南大学;2011年
8 王蕾;图像配准技术及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9 吕海霞;自动图像配准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10 江舒;基于角点的图像配准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