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道燕,祝之明,王利娟,王海燕;血管内皮对胰岛素介导的血管反应性的作用[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4年02期 |
2 |
吴忠,杨炳昂,刘起珠,李新明,苏哲坦,岩濑正嗣,菱田仁;应用超声血管反应性充血法评价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年10期 |
3 |
赵克森,刘杰,金春华,杨贵远,黄绪亮;重症休克时血管反应性持续降低的机理[J];中国微循环;1999年04期 |
4 |
梁兵,蔡英年;慢性缺氧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液动力学和血管反应性的影响[J];西藏医药杂志;1995年02期 |
5 |
邱仞之;曹健;;耐寒锻炼对皮肤血管反应性影响的初步观察[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86年01期 |
6 |
梁兵,蔡英年,邓希贤,周晓梅,郑卫,郑永芳,王晓芳;慢性缺氧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液动力学和血管反应性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3年02期 |
7 |
黄虔;冠心病病人C-反应蛋白升高与内皮性的血管反应性受损[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1年02期 |
8 |
吴秀香,马克玲,王静;家兔不同部位血管反应性的实验研究[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
9 |
王煊,李军谦,常洁,蔡德鸿,吴平生;一平苏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反应性的影响[J];高血压杂志;2001年02期 |
10 |
杨光明;徐竞;李涛;刘良明;;蛋白激酶C-ε亚型在血管加压素改善休克动物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中的作用[J];微循环学杂志;2009年04期 |
11 |
徐竞;李涛;杨光明;刘良明;;A1腺苷受体在吡那地尔预处理诱导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反应性保护中的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年10期 |
12 |
徐晨;高血钙病人交感神经系统机能与血管反应性[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84年02期 |
13 |
李涛;杨光明;徐竞;范小青;廖自福;陈凤;刘良明;;调控RhoA/Rac平衡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双相反应性的影响[J];微循环学杂志;2009年04期 |
14 |
李涛;杨光明;徐竞;范小青;廖自福;陈凤;;调控Rho A/Rac平衡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双相反应性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年10期 |
15 |
许昌声,林志鸿,王华军;不同周龄SHR大鼠血压和血管反应性的差异[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98年Z1期 |
16 |
黄谱
,张峻霄;激素替代疗法时补充雄激素对脑动脉血管反应性的影响[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2年03期 |
17 |
钱玉宁;钒盐对STZ糖尿病大鼠血管反应性的治疗作用[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5年01期 |
18 |
赵桂玲,周碧影,黄绪亮,潘秉兴,赵克森;钙激活钾通道在重症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下降中的作用[J];中国微循环;2002年05期 |
19 |
庞东卫;韩莉;马铁民;潘桂兰;徐海;;内源性CO抑制肾性高血压大鼠离体血管反应性[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9年01期 |
20 |
牛春雨;魏艳玲;赵自刚;司永华;张立民;;休克肠淋巴液对大鼠血管反应性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年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