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张维宸  
【摘要】:地质灾害已严重降低环境质量并危及人类安全及整个生物圈生态发展 ,地质灾害的防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国每年由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 10 0~ 15 0亿元。保护地质环境 ,防治地质灾害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它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级政府在地质灾害的防治中将担当极为重要的角色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余祖湛;秭归成功防治地质灾害之我见[J];湖北地矿;2002年04期
2 吕细保;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资源.产业;2002年02期
3 王奇生;;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方法初探[J];太原科技;2009年03期
4 刘飞;魏强;;浅议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J];价值工程;2011年06期
5 曹微;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与对策[J];湖北地矿;2000年02期
6 吴桂华;;公路工程中常见地质灾害的分析及防治[J];科学之友;2011年14期
7 胡钧,刘小青;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研究[J];电力勘测;2002年03期
8 高德云;江苏省地质灾害的危害、诱因及防治对策[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1年01期
9 向阳;;浅谈阿勒泰地区的地质灾害与防治[J];新疆有色金属;2008年05期
10 林泉;刘轶昆;卫星;;东漏河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J];山西建筑;2011年11期
11 万继涛,杨蕊英,李公岩,李元仲,曹杨;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3年03期
12 李宗臣;浅论地质灾害的防与治[J];台声.新视角;2005年01期
13 王现国,吴东民,陈峰,强山峰;三门峡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防治对策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3年03期
14 张远明,杨伟,郝红兵,唐小平;四川省南江县地质灾害分布、形成条件与防治[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5年02期
15 胡元琼;;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和预防措施——以四川盆周山区县平昌县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17期
16 杨延华;王敏;徐开宇;;黄南州地质灾害与降水分析及防治对策[J];青海气象;2010年02期
17 刘友勤;梁祥;;基于地质灾害的现状与防治措施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02期
18 谭海华;;浅析兴业县危岩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9期
19 万继涛,杨蕊英,李公岩,李元仲,邱恒宾;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J];山东地质;2003年S1期
20 张青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黄河北-漳河南段)地质灾害及防治建议[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世发;石明生;王俊;杜军;田玲;程晓丹;;秦巴山区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判据研究[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甘肃省崇信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3 居恢扬;;地质灾害研究的基础理论——环境因素控制论[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一)[C];1992年
4 陈列;王东发;潘劲松;张子涵;韦方强;;浙江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模型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5 武萍;;河南省石人山风景区地质灾害防治区划与对策[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6 高维英;李明;杜继稳;;陕西黄土高原诱发地质灾害降雨临界值研究[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黄辉军;张伟;殷鑫铭;;汶川地震灾区苍溪县震前、震后地质灾害发育特征[A];2010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吕录仕;鲍桂宝;牛宝茹;;川藏公路海子山-竹巴笼段地质灾害分布规律遥感分析[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9 张茂省;;黄土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杨军伟;杨巧玉;;西峡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下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建飞;辽宁省地质灾害的潜在性分布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2 陈伟;西南山区城镇建设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孟庆华;秦岭山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4 张以晨;吉林省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综合研究及预报预警系统建设[D];吉林大学;2012年
5 邱海军;区域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特征分析及其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6 杜军;基于三维影像数据的震后次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7 王涛;汶川地震重灾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8 张雪峰;区域性山地环境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薛凯喜;极端降雨诱发山地公路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薛东剑;RS与GIS在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志勇;暴雨诱发的地质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D];西南大学;2010年
2 程庆展;福建省地质灾害类型与评价分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成亮;宜万铁路岩溶区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王宇;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D];兰州大学;2010年
5 许清涛;和龙市地质灾害分区与评价[D];吉林大学;2004年
6 陈勇;黄陵县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马宏宇;四川茂县维城乡前、后山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8 赵彬;基于GIS的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江岳安;绵竹市绵远河地区地震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成因机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10 欧阳华平;遥感和GIS技术在西藏昌都县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文彩云;南宁出台方案防治地质灾害[N];广西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严志亮;面对120万方滑坡的严峻险情[N];金华日报;2005年
3 记者 范宏喜;今年汛期后半程防灾形势依然严峻[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4 记者 马家龙 冉玉兰;云南再次排查地质灾害隐患[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盛利;四川:抗击地质灾害 科技力量总动员[N];科技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何万敏 苏华;省政府督查组来我州督查 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工作[N];凉山日报(汉);2010年
7 记者 魏瑶;全市开展地质灾害大排查[N];兰州日报;2010年
8 九三学社中央;亟待加大对地质灾害治理的力度[N];人民政协报;2010年
9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抗击山洪地质灾害工作的紧急通知[N];四川日报;2010年
10 欣闻;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发生“冲击地压”地质灾害[N];徐州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