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流冲击换热表面结垢特性的实验研究
【摘要】:实验研究发现射流冲击条件下铜、镀镍铜及铝表面有碳酸钙结垢状况。考查不同水质硬度、不同金属表面下换热表面的结垢过程,获得渐进型的污垢热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质硬度的增加,铜片、镀镍铜片及铝片表面的结垢速率都加快,诱导期减小,铜片与镀镍铜片或者铜片与铝片之间的污垢热阻渐进值的差值越来越大。当水质硬度为500、700 mg/L时,相对铜片、镀镍铜片而言,铝片的诱导期最长,污垢热阻渐进值最小,但是,当水质硬度为300 mg/L时铝片的污垢热阻渐进值却最大。
|
|
|
|
1 |
张仲彬;徐志明;邱振波;;表面特性和流动特性对结垢诱导期影响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01期 |
2 |
徐志明;邱振波;张仲彬;;钛管CaCO_3污垢特性的实验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08年05期 |
3 |
冯丽苹;李烨峰;陈朝晖;肖秀媛;汪长春;孙云;;运行变压器油剩余使用寿命评估方法研究[J];热力发电;2011年05期 |
4 |
张仲彬;徐志明;张兵强;;影响换热面结垢诱导期的表面特性研究[J];节能技术;2008年01期 |
5 |
Ляндо В.А.Хисматуллина Р.С.;周行;;论聚乙二醇抑制作用的机理——显影动力学[J];影像材料;1989年03期 |
6 |
杨善让;孙云伟;徐向明;姚华;赵波;邵毅;曹生现;徐志明;;冷却水主要污垢特性参数的动态模拟检测与推算[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年09期 |
7 |
吴友吉,金盈,陶庭先;对氨基苯磺酸-溴酸钾-硫酸-丙酮在邻菲啰啉合铁(Ⅱ)催化下的B-Z振荡反应[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8 |
唐建伟;;超声在工业结晶的应用[J];硅谷;2008年15期 |
9 |
姚宗义,黄晶晶,钟娇容,莫之光;植物油氧化自燃规律的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1期 |
10 |
吴兆琦;C_3S在纯水和化学外加剂溶液中水化液相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1989年04期 |
11 |
陶庭先,王雪,王胜,吴之传;酒石酸—葡萄糖双组份有机底物的B-Z振荡反应[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12 |
周春艳,郝文峰,冯自平;孔板气泡法缩短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诱导期[J];天然气工业;2005年07期 |
13 |
徐志明;张仲彬;邵天成;;弧线管微粒污垢特性的实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年35期 |
14 |
李军;Sca水质硬度试片的研制及应用[J];工业水处理;1994年04期 |
15 |
马重芳,陈永昌;自由表面二维平面射流冲击传热的理论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16 |
程海斌;聚合条件对DMC催化PO聚合反应诱导期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7期 |
17 |
刘中良,施明恒,戴锅生;固体颗粒对池沸腾换热表面上结垢的影响[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
18 |
张从宪;传热管换热表面的技术经济选择[J];动力工程;1986年02期 |
19 |
郭瑞金,火时中;不锈钢孔蚀诱导期和诱发动力学[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
20 |
В.И.Уmаков
,Б.Н.Сопин
,А.А.Глушаков
,杨乐之;压缩机后冷却器换热表面的确定[J];压缩机技术;197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