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健性细纤度三眠蚕品种粤蚕细纤1号的育成
【摘要】:以引进的眠性稳定的三眠蚕品种853白、543B为父本,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现行生产用四眠蚕品种932、7532、芙蓉、湘晖作母本,采用杂交育种和系统选育的方法,分别育成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眠性稳定的三眠蚕品种三、龙、汇、源,并组配成强健性三眠蚕四元杂交组合"三.龙×汇.源"(粤蚕细纤1号)。省级实验室和农村生产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强健好养、眠性稳定(三眠率98%以上)、全龄经过短;实验室鉴定的茧丝纤度1.853 dtex,茧丝长1 146 m,解舒率73.04%,洁净95.38分,强力4.63 mN/dtex,伸长率23.3%,抱合116次。该品种2010年1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广东蚕区全年推广饲养,可作为缫制高品位细纤度生丝的原料茧。
|
|
|
|
1 |
金卫明;施国方;赵丽华;黄秀娣;;三眠蚕品种三眠蚕B×853白比较试验初报[J];蚕桑通报;2006年01期 |
2 |
孙羽;王直文;;防止三眠蚕发生[J];蚕桑通报;1985年01期 |
3 |
梁黎明,周平富;三眠蚕54A×SG的试养情况暨思考[J];四川蚕业;1998年03期 |
4 |
赵远;三眠蚕SG×54A的性状[J];中国蚕业;2001年04期 |
5 |
付锡三,刘俊盈;基因型相同的三眠蚕、四眠蚕经济性状比较[J];北方蚕业;1990年03期 |
6 |
顾世红;赵金喜;;各种三眠蚕第3~4龄期体液蜕皮激素含量的变动[J];中国蚕业;1993年02期 |
7 |
章竹根;原蚕饲育减少三眠蚕生种发生之浅见[J];蚕桑通报;1994年02期 |
8 |
夏安扣;芮新华;戴建芬;赵忠平;宗兴;季美娣;;三眠蚕“853白×543B”品种的应用推广研究[J];江苏蚕业;2008年02期 |
9 |
胡本昌,郭辉,江良忠;引进三眠蚕诱导技术生产超细纤度生丝的试验及其开发意见[J];蚕桑通报;2000年01期 |
10 |
朱引根;SG×54A三眠蚕农村试养[J];江苏蚕业;2001年01期 |
11 |
房德文,管瑞英,孙勇,于瑞生,王朝印,晁代彬;三眠蚕SG×54A的性状及农村试养[J];中国蚕业;1998年02期 |
12 |
孔令汶,周丽霞,张凤林,顾寅钰,李化秀;细纤度三眠蚕品种芊春、知日的选育[J];北方蚕业;2004年04期 |
13 |
小森三郎;吉武成美;何毅;;隐性三眠蚕基因和伴性迟熟基因的互相作用对眠性的影响[J];中国蚕业;1982年03期 |
14 |
胡萃,叶恭银,陆雪芳;咪唑类化合物诱导天蚕产生三眠蚕的最佳温度选择[J];浙江农业学报;1994年03期 |
15 |
罗朝斌;;贵州地方三眠蚕对普通四眠蚕的遗传显隐性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
16 |
仲伟程,王如珍,陆秀萍;江苏海安胡集镇饲养三眠蚕SG×54A的主要技术措施[J];北方蚕业;1998年04期 |
17 |
陆继云;于宝;刘克迅;于美红;;四眠蚕由来的三眠蚕制种及饲育试验[J];山东蚕业;2003年03期 |
18 |
贺一原,何斯美;显性三眠蚕品种SG选育初报[J];蚕业科学;1997年01期 |
19 |
岳宣;罗朝斌;黄桂辉;曾晓英;;实用型三眠蚕品种组配研究[J];农技服务;2010年09期 |
20 |
吴福泉;唐翠明;刘新涛;杨琼;罗国庆;袁金辉;陈列辉;;细纤度品种301、502选育初报[J];广东蚕业;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