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测量气固两相流流体浓度研究
【摘要】: 为获取气固两相流浓度与超声波能量衰减关系,分析了超声波衰减原理与气固两相流流体模型,搭建了气固两相流超声波测量试验平台,利用重力输送试验装置产生气固两相流流体,在超声波换能器之间距离为0.2 m,采用频率为50 k Hz换能器进行测量试验;分析处理大量试验数据,拟合出一定距离下超声波衰减情况与气固两相流体浓度变化的近似映射函数,并通过区间估计表征测量数据置信度区间。试验发现,在超声波发射接收距离一定、发射频率一定时,气固两相流体浓度越大,超声波衰减信号也越大。验证了采用超声波测量技术方法对于气固两项流浓度相关参数的检测是可行有效的。
1
安连锁;杨文泽;武国红;卢晓;刘铭媛;姜根山;;气固两相流介质中声衰减测量方法研究 [J];声学技术;2009年01期
2
王超;王玉琳;张文彪;;基于静电传感的气固两相流测量及研究装置 [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1年01期
3
由长福,祁海鹰,徐旭常;稠密气固两相流中单颗粒所受气动力的数值模拟 [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2年01期
4
常剑;高金森;徐春明;;气固两相流中颗粒间碰撞传热进展 [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7年04期
5
吴晓;;气固两相流输送特性的试验研究 [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6
吴晓;;柱塞气固两相流输送特性 [J];化工学报;2009年03期
7
吴晓;;气固两相流能耗特性的试验研究 [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8
孙晨;陈凌珊;汤晨旭;;气固两相流模型在流场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9
张晶晶;范学良;蔡小舒;;单帧单曝光图像法测量气固两相流速度场 [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2年01期
10
王超;徐占艳;秦伟刚;康旭冰;;稀相气固两相流探针声检测方法的测量信号特征分析 [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3年02期
11
孙建国;金英子;金羲东;;超声速气固两相流在不同压强比下的数值模拟研究 [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12
彭一川,肖泽强;等截面管道中气固两相流的颗粒速度的理论计算 [J];东北工学院学报;1985年03期
13
丁学东,许学咨;无限大转动圆盘引起的气固两相流的积分解法 [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1年03期
14
史峰,徐忠,马材芬;稀薄气固两相流的数值分析 [J];应用力学学报;1991年03期
15
陶正良,钱锐;二氧化碳喷射系统中的气固两相流研究 [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6年S1期
16
朱营康,费瑞乾;气固两相流风机的三元计算与二元计算的比较 [J];应用力学学报;1997年03期
17
唐晓军,章德龙,徐益谦,顾璠;气固两相流混沌特性研究 [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18
黄民,魏任之,陈先中;气固两相流流量的实时测量系统研究 [J];煤炭科学技术;1998年11期
19
陆慧林,赵广播,刘文铁,别如山;垂直管内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计算——颗粒动力学理论方法 [J];机械工程学报;1999年05期
20
柳成文,毛靖儒,俞茂铮;90°弯管内稀疏气固两相流及固粒对壁面磨损量的数值研究 [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