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种改进PSO辨识算法的DOB设计
【摘要】:干扰观测器(DOB)是一种解决控制系统低速非线性的有效手段,其补偿效果取决于名义模型的精度,传统的、结合系统频谱特性的、通过试凑的方法得来的近似模型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该文在建立系统控制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粒子群(PSO)算法,对算法进行了改进以避免其陷入局部极小,同时提高了其收敛精度。基于改进算法对转台参数进行辨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干扰观测器。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此方法设计的干扰观测器应用于控制系统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补偿效果。
|
|
|
|
1 |
何衍庆;俞金寿;;带有观测器的控制方案[J];炼油化工自动化;1986年01期 |
2 |
尹逊和,山秀明,任勇;混沌系统的滑模变结构观测器同步[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3年02期 |
3 |
王新华,陈增强,袁著祉;基于扩张观测器的非线性不确定系统输出跟踪[J];控制与决策;2004年10期 |
4 |
陈文德;;观测器新结构的理论研究[J];自动化学报;1982年02期 |
5 |
张钟俊;陈联淦;;设计最低阶多线性函数观测器的新方法[J];自动化学报;1983年01期 |
6 |
杨双华;郑远扬;袁璞;;观测器理论在催化裂化装置中的应用研究[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87年06期 |
7 |
葛卫;方崇智;;一类鲁棒观测器的存在条件[J];自动化学报;1988年01期 |
8 |
张红艺,文传源;一种分散化观测器的综合方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1年04期 |
9 |
胡寿松,连善强,曹坚;基于串联观测器的大系统强稳定方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5年03期 |
10 |
石章松;;纯方位目标跟踪中的观测器机动优化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0年01期 |
11 |
孟晓玲;周长芹;毛北行;;外部扰动下一类参数未知的混沌系统的观测器H∞同步[J];河南科学;2012年10期 |
12 |
柳星;喻学恒;;动态系统的随意观测性及其观测器的构造[J];自动化学报;1987年01期 |
13 |
丁锋,谢新民;鲁棒观测器-控制器的设计[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2年04期 |
14 |
王永初,王启志;开环观测器的闭环设计方法[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
15 |
佟绍成,周军,王有德;基于模糊观测器的非线性模糊鲁棒控制[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16 |
权胜慧,卫宗礼;切换系统观测器的设计(英文)[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17 |
陈晓华;徐桢;芮立扬;;纯方位目标定位观测器轨迹的快速优化算法[J];传感技术学报;2009年05期 |
18 |
杨晋萍;王路;董欣;;可控硅—电机系统的最低维观测器的设计问题[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年05期 |
19 |
纪洪利;杨伟鸿;王景芝;;基于干扰观测器和迟滞观测器的压电致动器控制[J];机床与液压;2010年11期 |
20 |
陈霞;邹继斌;;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反作用力矩测试系统鲁棒性设计[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