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绝对式光电编码器的编码理论研究进展

张建辉  陈震林  张帆  
【摘要】:介绍了用于角度测量的绝对式光电旋转编码器的编码理论研究概况,具体包括反射式格雷码、矩阵码、m序列码和单码道格雷码的绝对位置编码方法和编码特征。绝对位置编码的发展过程是以唯一性和单变性为基础特性,以单码道性为最终目标进行编码矩阵列数的缩减。目前,编码类型的发展经历了n条码道的反射式格雷码、n/3条码道矩阵码、2条码道的m序列码以及1条码道的单码道格雷码,已经达到单码道的最终目标。由于单码道格雷码编码理论尚不完善,仍依赖搜索获得编码,因此其快速构造方法是未来绝对位置编码理论的发展方向。最后,对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基于图像传感器的非编码测量方法进行了介绍和展望,该方法是对传统测量方法的颠覆,有望成为光电式旋转编码器的另一个发展方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刘泉;卢新然;;轻量化绝对式多圈光电编码器研究[J];半导体光电;2013年04期
2 彭雨;赵云;雷力;;基于FPGA的绝对式光电编码器接口设计[J];伺服控制;2008年08期
3 徐殿国,刘克彬;虚拟绝对式光电编码器的设计和通信方式[J];传感器技术;2004年01期
4 蒋利勇;李伟光;;绝对式光电编码器的接口装置设计与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07年05期
5 万秋华;孙莹;王树洁;佘容红;卢新然;梁立辉;;双读数系统的航天级绝对式光电编码器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09年01期
6 张晖;刘晶;裘昌利;;基于虚拟仪器的绝对式光电编码器的角度测量[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31期
7 何英武;莫元劲;韦凤;;一种绝对式光电编码器的通信协议设计[J];机电工程技术;2014年02期
8 邱静;韩彬;石洪;;绝对式光电编码器译码技术研究[J];电子质量;2017年12期
9 史敬灼,徐殿国,王宗培;一种适合于伺服应用的新型绝对式光电编码器[J];微特电机;2004年03期
10 王星民;王永珍;;基于DSP的绝对式光电编码器接口的实现[J];山西电子技术;2012年01期
11 邓建;林桦;;基于DSP的绝对式光电编码器的电机转速测量[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0年01期
12 陈赟;李秀茹;张红胜;李艳茹;;高速高冲击性小型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研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3年10期
13 赵文峰;乔彦峰;;25位绝对式光电编码器数据采集细分系统[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4年01期
14 龙科慧;李广泽;左洋;;星载绝对式光电编码器地检系统设计[J];仪器仪表学报;2014年S2期
15 蔺春波;续志军;乔栋;王慧利;徐东甫;;基于PCI总线的绝对式线位移光电编码器参数快速配置系统[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3年10期
16 王永;孙伟;;绝对式脉冲发生器中循环码转换的软件实现法[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7年03期
17 王媛媛;万秋华;梁立辉;王树洁;;小型绝对式金属光电编码盘[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3年06期
18 卢新然;万秋华;杜颖财;赵长海;;星载高精度小型多圈绝对式编码器设计[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龙科慧;;一种航天级绝对式光电编码器模拟电路的设计[A];2011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显军;赵志巍;;八象限绝对编码在光电编码器中的应用[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杨俊志;;单码道绝对式角度编码器的编码及解码原理[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杨俊志;;单码道绝对式角度编码器的通用编码原理及解码方法[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龙科慧;乔克;;空间相机用小型绝对光电编码器的研制[A];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论文集1)[C];2010年
6 曹永刚;赵立荣;;光电编码器硬件细分方法[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1年
7 李俊杰;王文中;朱建平;;新型编码器构想[A];第二届长三角地区传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熊文卓;严龙军;楚广生;王恒坤;;金属盘单码道绝对式轴角编码器的研究[A];2009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二)[C];2009年
9 骆洪涛;常云;郭小勇;;编码器的原理及应用[A];2007年中小高炉炼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焦晓龙;彭祎帆;袁波;曹向群;;基于周易及CMOS技术的新型编码方法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1 郁有文;常健;;绝对码编码器中一种新型的编码方法[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12 刘杨;吕恒毅;陈兴林;宋申民;;光电编码器莫尔条纹正交偏差的自适应补偿方法[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3 熊文凯;李小芸;齐豪;李剑白;;光机电一体化专用数字光电编码器研发[A];第十五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14 龙科慧;万秋华;李葆勇;熊文卓;;一种绝对式光电编码器粗码信号数字化拾取方法[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5 刘长岭;张泽宇;杨宁;;光电编码器校正控制研究[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1年
16 宋济鹏;王艳红;康健;董静;;浅谈编码器在交流变频调速系统中的应用与改造[A];2012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论文集(下)[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海;小型绝对式光电编码器动态误差检测系统及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彭雨;基于FPGA的绝对式光电编码器通信接口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刘耀;高精度微型绝对式光电编码器的关键技术[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3 董静;小型绝对式光电编码器误码自动检测系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4 伍剑;衍射型绝对式轴角编码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王媛媛;小型单圈绝对式光电编码器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6 权超健;绝对式光电编码器输出信号智能调试系统开发[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7 任曦;基于图像的绝对式圆光栅测角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20年
8 孙树红;变温环境下小型光电编码器精度检测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年
9 郭一鸣;基于FPGA的雷达方位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设计[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10 廖俊;基于FPGA的高性能增量式编码器解码系统的设计[D];湖南大学;2014年
11 姜铁征;小型绝对式光电编码器自动检测装置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8年
12 余芝帅;新型伪随机光电编码器芯片的研究与设计[D];吉林大学;2017年
13 朱婉莹;光电编码器关键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14 王婷;电梯光电编码器接口转换技术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15 张志杰;光电绝对式矩阵编码器关键技术仿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16 陶仁浩;基于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高精度位置检测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17 杨静;基于锥形光栅的高分辨率绝对式光学编码器[D];浙江大学;2010年
18 高丽娜;一种单圈绝对式码盘编译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2年
19 郭亮;准绝对式光学编码器编译码原理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7年
20 吕恒毅;绝对式光电码盘译码电路设计及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华凌;我自主研发光电编码器核心技术取得突破[N];科技日报;2019年
2 李映;禹衡:光电编码器向中高端延伸[N];中国电子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