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改进型干扰观测器在稳定平台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陆建山  王昌明  何云峰  胡伟伟  
【摘要】:为提高稳定平台伺服系统对各种扰动的抑制性能,将一种改进型干扰观测器应用到了平台系统中,该改进型干扰观测器在经典干扰观测器的基础上新增了一个补偿系统输出的控制结构。文中对改进型干扰观测器的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存在模型摄动时的鲁棒稳定性进行了推导,同时给出了低通滤波器Q(s)的设计原则。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分析表明,改进型干扰观测器能够较好地消除外部干扰和模型摄动的影响,改善了测量噪声的抑制性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绍德,陈主成;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伺服系统设计[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杨蒲;李奇;;陀螺稳定平台非线性摩擦的灰色滑模控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年07期
3 周阳;王磊;周涛;;高精度光电伺服稳定平台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J];光电工程;2010年07期
4 崔莹莹;夏群力;祁载康;;导引头稳定平台隔离度模型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01期
5 陈国虎;徐俊;俞竹青;;天线稳定平台控制系统的研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肖作江;杨成禹;杨瑞宁;田成军;;光电对抗稳定平台强光能干扰技术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S1期
7 李慧忠;王庆丰;;电液伺服水平稳定平台的控制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7年02期
8 王志伟;祁载康;王江;;滚-仰式导引头跟踪原理[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年02期
9 王琳;周起勃;;基于双DSP的光电稳定平台控制系统硬件设计[J];半导体光电;2008年06期
10 林德福;王志伟;王江;;滚-仰式导引头奇异性分析与控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11 邓志平;张永科;彭晓乐;;图像导引头伺服稳定平台控制器的数字化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年S2期
12 卢筑飞;胡志刚;;两轴稳定平台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J];水雷战与舰船防护;2008年03期
13 王艳丽;汤楠;霍爱清;孙海东;;旋转导向钻井稳定平台前馈模糊算法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09年01期
14 李英;葛文奇;王绍彬;徐正平;张淑梅;;稳定平台的自适应逆控制[J];光学精密工程;2009年11期
15 杨景照;刘政华;;二维观瞄仪稳定平台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J];机电工程;2009年11期
16 周乃新;洪学寰;袁伟;贵虹云;贾恒;柴璐狄;;陀螺稳定平台控制算法比较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年04期
17 王益群,曹栋璞,吴晓明,陈星,刘劲军;一种改进的H_∞控制算法[J];中国机械工程;2003年12期
18 李团结;朱超;;一种具有稳定平台可全向滚动的球形机器人设计与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19 李团结;朱超;;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球形机器人运动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04期
20 李团结;苏理;张琰;;直线电机驱动的全向滚动球形机器人的设计与分析[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彦敏;艾欣;;基于WAMS的低频振荡在线监测[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张瑞;高景龙;;基于干扰观测器的飞行仿真转台模糊鲁棒控制[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9年
3 郭丹旦;刘向东;张宇河;苏延雄;;伺服系统摩擦补偿的重复控制策略[A];第二十一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李利娜;窦丽华;蔡涛;潘峰;;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张健;孙鹤旭;雷兆明;梁涛;;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扈宏杰;孟召赞;;高精度伺服系统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研究[A];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邓志平;张永科;彭晓乐;;图像导引头伺服稳定平台控制器的数字化分析[A];2007年光电探测与制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洪斌;姚洪磊;;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倒立摆离散变结构控制器设计[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9 周群植;王飞跃;单国玲;;基于LuGre动态摩擦模型的轮胎故障观测器设计[A];200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10 牛亚莉;;中频数字正交解调参数的优化设计[A];第二届微波遥感技术研讨会摘要全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正男;具有鲁棒性的最优干扰观测器的系统性设计及其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陈娟;伺服系统低速特性与抖动补偿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1年
3 袭著燕;基于信号特征的数控交流伺服进给系统摩擦建模与补偿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肖本贤;多轴运动下的轮廓跟踪误差控制与补偿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5 李宏胜;轮廓跟踪运动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6 朱亮;空天飞行器不确定非线性鲁棒自适应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7 秦磊;基于双质量摩擦振子的黏滑驱动机理及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庞新良;机载光电稳定平台数字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李鹏;传统和高阶滑模控制研究及其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刘军锋;定子磁场定向无速度传感器系统研究与开发[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亮;基于干扰观测器的转台控制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丁蛟腾;舰载雷达稳定平台的机电动力学建模及其摩擦补偿[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3 乔大鹏;转台电控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杨萍;红外成像系统控制平台电路及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杜永良;50KT/y复合肥控制系统[D];天津工业大学;2005年
6 梁振;基于CMOS工艺的红外线传感器设计的分析与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7 和文平;基于DSP的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06年
8 吴树平;车载三轴稳定平台控制系统的研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9 刘红;基于遗传算法的摩擦模型参数辨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7年
10 李宗冰;基于DSP的稳定平台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河南 郜振国 孟国光;PLC控制系统设计注意事项[N];电子报;2006年
2 成都 青化 摘译;冲击传感器PKS1-4A1[N];电子报;2008年
3 成都 青化 摘译;不受环境光干扰的接近传感器[N];电子报;2008年
4 成都 青化 摘译;贴片式电流传感器[N];电子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