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越南金花茶化学成分差异及基于表型性状的亲缘关系分析

何秋梅  高慧  白燕远  何志鹏  吴梦丽  侯小涛  邓家刚  谢阳姣  
【摘要】:目的对越南金花茶Camellia insularis化学成分及表型性状进行分析,明确其化学成分差异及基于表型性状的亲缘关系,为越南金花茶种质分类和良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液相色谱法建立样品化学指纹图谱,目测和直尺观测表型性状,基于液相色谱峰数量和面积,采用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越南金花茶化学成分差异及亲缘关系进行评价。结果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以色谱峰数量为评价指标,YN3-78、YN3-77、YNX3-15、YN3-72、YN3-62等综合评分较高;以色谱峰面积为评价指标,YN3-60、YNX3-05、YNX3-01、YNX3-14、YNX3-04等综合评分较高。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表型性状与化学成分间存在显著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7株越南金花茶可分为4个类群,其中,第1群13株,属大叶型,化学成分出峰时间多在19.32 min以前,色谱峰数量较少、峰面积较高。第2群26株,包含所有线形叶植株,属大叶型,化学成分出峰时间多在15.21 min之前,色谱峰数量最少。第3群19株,叶面积较小,化学成分种类少,峰面积低,综合指标最差。第4群19株,叶面积最小,该群23.33 min以后有出峰,是区别于其他类群的重要特征;该群化学成分数量最多,峰面积均较低。结论越南金花茶表型和化学成分均具有较大差异,通过聚类分析所得4个类群均有各自明显的表型性状特征;表型与化学成分存在显著相关,可通过表型性状预测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该结果可为越南金花茶亲缘关系分析和优良种质筛选提供重要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5条
1 邹登峰;谢爱泽;赵理云;陈佳怡;朱华;;金花茶化学成分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7年21期
2 刘梦舒;张力图;;金花茶不同部位提取物化学成分、提取工艺、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中成药;2018年05期
3 王欣晨;李文兰;阎新佳;温静;王靖雅;刘贵云;姜雪;孙向明;;金花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5期
4 沈洁;张可锋;朱华;;金花茶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1年02期
5 黄家伟;邱玉婷;邹登峰;叶妹;王非非;;金花茶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16期
6 罗阳;陈懿瑶;姬祥;闫燊;钟伟萍;田孟良;;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石斛属植物中7种化学成分及主成分与聚类分析[J];中草药;2019年21期
7 马天波;李孟广;许冬蕊;;斑地锦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1986年02期
8 蓝海,李龙星,杨永寿;隔山消的化学成分研究[J];大理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韦宏,彭维,毛杨梅,刘布鸣,李顺林;青果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9年07期
10 褚小兰,范崔生;地锦类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概况[J];中国药业;1997年11期
11 刘娟秀;罗益远;刘训红;宋建平;华愉教;王胜男;赵慧;严颖;;基于UPLC-Triple TOF-MS/MS技术分析苍耳草与苍耳子的差异化学成分[J];中草药;2016年22期
12 熊俊君;谢桂容;代秀秀;徐梦甜;慕泽泾;田燕元;熊耀坤;;迷迭香干燥前后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J];食品工程;2020年04期
13 刘布鸣,陈荣光,蔡全玲;漆大姑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J];广西中医药;2000年01期
14 裴月湖,韩冰,冯宝民,华会明;狼毒大戟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2年07期
15 何进勇;邝新红;李征征;卫晓慧;杜鸿志;林森森;袁胜涛;孙立;;三种金花茶提取物降脂作用实验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倩;张宏武;陈卫平;李清娟;;月季花化学成分的研究(Ⅰ)[A];第九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大会报告及论文集[C];2007年
2 陈红娟;;基于UPLC-ESI-TripleTOF MS的金花茶花的多酚类化合物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生命科学公共平台管理与发展研讨会摘要集[C];2018年
3 姚武;高露;;秦艽饮片化学成分的UPLC-Q-TOF-MS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论文集(二)[C];2018年
4 丁雯倩;史国茹;庾石山;;龙牙花化学成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8年
5 吕锦锦;张靖柯;张志广;王洋洋;张贝贝;郑晓珂;冯卫生;;泡桐花中分离得到的一个新苯丙素苷类化合物[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8年
6 刘阳澜;李文睿;张建培;马双刚;;披针叶茴香果实化学成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8年
7 任英杰;冯卫生;曹彦刚;张艳丽;郭孟焕;齐曼;;山药地上部分二氯甲烷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8年
8 张娜;宋月林;李军;李春;屠鹏飞;;液质联用技术对芪参颗粒中化学成分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8年
9 李阳;刘健;肖朝江;沈怡;崔淑君;李骅轩;姜北;;圆叶牵牛化学成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8年
10 王佳佳;针擘;胡嘉雯;时梦娇;王雪;王姣;张艳楠;王金华;吉腾飞;;中药乳香化学成分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8年
11 谯明鸣;刘宇;刘菲;彭成;熊亮;;姜黄萜类化学成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8年
12 王英;叶文才;;几种岭南地区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8年
13 张景芳;李彦程;钟万超;王玲燕;肖标兵;夏桂阳;夏欢;林生;;赤芍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8年
14 闫建昆;丁丽琴;邱峰;;杜仲叶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8年
15 李皓翔;梅全喜;赵志敏;杨得坡;宋叶;郑依玲;;陈皮、广陈皮及新会陈皮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综合利用研究概况[A];2020第25届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9年
16 杨洋;杨光义;冯光军;黄冉;梅全喜;;附子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及药效毒理学研究[A];2020第25届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9年
17 龚智宏;;基于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鉴定中药混合粉末中的化学成分及推测其所含药材[A];2018年中国质谱学术大会(CMSC 2018)论文集[C];2018年
18 鞠成国;王巍;贾天柱;;狗脊炮制前后化学成分聚类分析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中药炮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9 王晓燕;杨春兰;陈圣杰;王捷;刘丽敏;;双金花茶对实验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A];第十六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9年
20 张振凌;张红伟;刘博;;制白附子中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A];药用植物化学与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1条
1 卢元媛;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复方中药艾可清化学成分及其调节细胞色素P450酶作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唐云;土贝母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3年
3 单舒筠;药食两用白果种仁和南非叶的化学成分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8年
4 李世哲;中药“复方夏连胶囊”的化学成分分析及体内作用过程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5 张广杰;诸葛菜种子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军事科学院;2018年
6 张永勇;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7 任强;苦荞麦化学成分及其代谢产物分析和鉴定方法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8 宋晓凯;观光木化学成分及抗癌活性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
9 吕丽丽;电子级没食子酸制备过程中若干基础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许睿;救必应化学成分研究及抗肿瘤活性成分初步筛选[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11 钟益宁;余甘子叶有效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洁洁;长柱金花茶化学成分及总黄酮提取分离工艺的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李薇;白黄小薄孔菌等三种真菌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
3 牛思琪;广西产拳卷地钱的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9年
4 田晓雪;玛咖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5 王雪;中药地榆化学成分及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6 娄京荣;花椒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D];济南大学;2019年
7 陈露;没药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测定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8 张博;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人参化学成分分析及中医古籍中治疗消渴的用药规律分析[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年
9 刘玉婷;黄花草木犀醇提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年
10 唐杨华;中国南海的蓝藻Lyngbya sp.中aplysiatoxins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9年
11 詹艳芝;鸦胆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D];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12 涂林锋;信前胡的化学成分研究[D];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13 陈兴湘;倒吊笔根的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9年
14 杨丽娟;青风藤和地不容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9年
15 王星;见血青的化学成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16 崔成伟;平菇子实体化学成分及不同极性部位对四种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9年
17 杨烁;血耳的化学成分研究及其生物活性筛选[D];吉林农业大学;2019年
18 周海婷;野生与栽培白及质量及药效对比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9年
19 兰宁宁;大青山灵芝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海南大学;2017年
20 王菁;南非叶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