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炮制对草乌中乌头类生物碱经皮吸收的影响及其贴剂的设计与评价

王启隆  刘超  权鹏  方亮  王延年  
【摘要】:目的探究炮制对草乌Aconiti Kusnezoffii Radix(AKR)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aconitine alkaloids,AAs)经皮吸收的影响,并研制含生草乌和制草乌Aconiti Kusnezoffii Radix Cocta(AKRC)提取物的压敏胶分散型贴片,考察其药效差异。方法分别从生、制草乌中提取AAs,质量分数分别为59.3%和59.1%。提取出的AAs由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BAC)、苯甲酰新乌头原碱(BMA)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BHA)6种生物碱组成。经过炮制,BAC、BMA和BHA的质量分数分别由3.8%、9.2%、0.4%提高至22.7%、32.9%、2.1%,而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质量分数分别由19.6%、24.3%、2.0%降低至0.5%、0.6%、0.3%。采用溶剂挥发法分别制备含有生、制草乌提取物的透皮贴片。在体外透皮实验中,考察了生、制草乌中AAs的经皮渗透性的差异,并优化贴片处方。最后,采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的大鼠慢性炎症模型和醋酸诱导的小鼠扭体模型评价含生、制草乌最佳贴片的抗炎镇痛活性。结果 BMA在6种AAs中表现出最强的经皮渗透性。经过炮制,制草乌提取物中的BMA质量分数由9.2%增加到了32.9%。因此制草乌供给液中BMA的Q24由(2.53±0.31)μg/cm2提高到了(5.51±0.69)μg/cm2(P0.05)。油酸的渗透增强效果最大,渗透增强比分别为4.57(生草乌)和9.93(制草乌)。最佳配方为生或制草乌提取物(10%)、油酸(10%)、DURO-TAK?87-4098(压敏胶基质)和Scotchpak?9707(背衬层)。最优制草乌贴片的AAs累积渗透量约为最优生草乌贴片的2倍。最佳制草乌透皮贴片较最佳生草乌贴片能显著降低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后爪肿胀度和小鼠扭体模型的扭体次数。结论炮制草乌可提高其中AAs的皮肤渗透量,从而提高草乌透皮贴片的镇痛和抗炎作用,为采用炮制方法提高含草乌透皮贴片功效提供科学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杜红;张洞于;侯跃飞;王晶娟;谭鹏;李向日;杨蕾;李飞;;醋的用量对炮制草乌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年18期
2 林金玲;川活止痛贴剂的药效学研究[J];河南中医;1999年03期
3 张洪超;唐宇伟;钱佳华;;强力天麻杜仲胶囊中乌头类生物碱成分的含量测定[J];中国药业;2008年22期
4 杨畅;李飞;侯跃飞;刘帅;谭鹏;李向日;杜红;;诃子草乌配伍与诃子制草乌水煎液中生物碱含量的比较——诃子制草乌炮制原理探讨Ⅱ[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年04期
5 陈信义,李峨,侯丽,贾玫,刘雪强;乌头类生物碱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评述[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年10期
6 王莉;韩秀梅;马金秋;;偏正颗粒中制草乌的鉴别和限量检查[J];中国药事;2006年09期
7 王银华;一例误服过量制草乌病例报告及分析[J];天津药学;1996年01期
8 兰庆同;;制草乌炮制工艺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35期
9 潘传波;郭剑华;郭亮;李卿;马善治;刘渝松;漆伟;刘才英;叶承莉;唐彦;;四黄定痛贴剂药效学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年07期
10 孙琼;熊丽;;对制草乌检验结果的讨论[J];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08期
11 刘帅;刘晓艳;李妍;杨畅;刘秋雨;李飞;杜红;;草乌及其炮制品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J];中国药物警戒;2015年09期
12 刘帅;李飞;侯跃飞;杨畅;谭鹏;李向日;杜红;;诃子中的鞣质成分对诃子汤制草乌的影响——诃子制草乌炮制原理探讨Ⅰ[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年05期
13 葛尔宁;;通脉四逆汤毒性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年05期
14 李文东,马辰;口服制川乌提取物后大鼠体内乌头类生物碱的组织分布(英文)[J];药学学报;2005年06期
15 刘帅;刘晓艳;林森;杨畅;李飞;杜红;;诃子制草乌模拟炮制品在人工胃液与肠液中的水解行为研究[J];中国药房;2015年13期
16 王亚旭;王嘉伦;王聿成;王璞;;诃子对草乌毒性生物碱含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帅;刘晓艳;李妍;李飞;李向日;胡慧华;谭鹏;戴幸星;杜红;;诃子制草乌减毒存效作用及原理的文献和实验研究概述[A];2014年全国中药炮制学术年会暨中药饮片创新发展论坛及协同创新联盟会议会议讲义[C];2014年
2 曹晖;王时桃;吴连英;王孝涛;蒋爱品;;香港市售天雄补肾助阳药效学研究[A];2002中药研究论文集[C];2002年
3 李建荣;林娜;高晓山;;儿童咳液的主要药效学研究[A];1999中药研究论文集[C];2000年
4 朱晓新;;中药新药药效学方法与思路[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金定国;金纯;金可可;王卫;徐正衸;金照;;金氏痔疮膏的药效学研究[A];大肠肛门病论文汇编[C];2001年
6 李淑军;付智慧;;药代动力学分析法在炮制学中应用概况[A];2014年全国中药炮制学术年会暨中药饮片创新发展论坛及协同创新联盟会议会议讲义[C];2014年
7 李兰芳;金亚宏;原桂东;阴赪宏;姜廷良;;百疼丹胶囊镇痛、抗炎的药效学研究[A];1999中药研究论文集[C];2000年
8 李淑雯;黄萍;吴清和;谭莹;;消炎退热灵主要药效学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9 张乐之;开丽;罗平;孟德胜;温宝书;吴翀;;祛瘀宁痛贴的主要药效学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10 王小春;;甘草炮制前后药效学比较[A];《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年12月研讨会综合刊[C];2015年
11 周爱香;李晓芹;田甲丽;郭淑英;;护肾宝胶囊的主要药效学研究[A];2000中药研究论文集[C];2001年
12 张亚声;;至精颗粒药效学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3 马增春;谭洪玲;肖成荣;王宇光;李明;王宁宁;倪毓浩;高月;;乌头碱对心肌细胞毒与效转换的作用途径[A];2019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药理与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14 李小芹;沈鸿;霍海如;吴子伦;周爱香;贺蓉;郭淑英;回连强;邹德嵩;;软肝颗粒主要药效学研究[A];2002中药研究论文集[C];2002年
15 胡一冰;赵钢;邹亮;彭镰心;;苦荞乙醇回流法提取工艺的药效学优化[A];现代化中药制剂发展与中药药理学研究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16 张亚声;;至精颗粒药效学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17 卢艳萍;沈龙海;戴静芝;;复方“自身清”药效学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九届制药工业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18 尤本明;杨帝顺;潘勇华;高申;刘继勇;;基于“纳米乳-凝胶技术”的雷公藤多苷纳米载体的制备及药效学研究[A];2014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四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4年
19 谭正怀;;中药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的思考[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0 张亚声;;至精颗粒药效学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八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明;三种乌头类生物碱对乳鼠心肌细胞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4年
2 陈兰慧;乌头碱等中药有效成分质谱行为的量子化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谭鹏;乌头碱型生物碱的模拟炮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魏巍;乌头碱降解产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赵翡翠;新疆准噶尔乌头亲缘关系、炮制毒效活性及化学成分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葛运炫;乌头类生物碱经CYP代谢对心肌细胞毒性和hERG通道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9年
2 王玲;苦参止痒方经皮渗透特性及其制剂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余海兰;一种芦丁缀合物的制备及其药效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9年
4 李喜香;补脑软胶囊的制备工艺及药效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5 谭飞;复方野菊洗剂的制备及其初步药效学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9年
6 程刚;参苓颗粒的质量控制分析及其初步药效学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涂济源;苍术炮制前后关键变化成分药效学及体内代谢规律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余婷婷;山荷降脂粉的研制及初步药效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9 蓝璟;槐葛降糖口腔速崩片的制备工艺及初步药效学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7年
10 王宁宁;乌头碱激活Sirt3改善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D];广东药科大学;2019年
11 杜成成;乌头碱抗类风湿关节炎实验研究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D];贵州医科大学;2019年
12 饶倩;都梁缓释贴剂的制备及质量标准草案的建立[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13 刘颖;安宫宁贴剂的药学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14 陈明玉;草乌和附子中双酯型生物碱在炮制、加热和配伍后化学变化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5 赫清雪;含乌头类生物碱药物的质量分析与评价[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16 魏海柳;白附片中乌头类生物碱分离纯化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7 胡培培;肥肉草化学成分及药效学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18 李罡;中药复方功效与药效学指标的相关分析[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19 郑礼娟;炮制对白术芍药散化学成分、药动学及药效学影响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20 卢君蓉;二母颗粒的药学部分研究和初步药效学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高新军;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药效学研究完成[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2 成都中医药大学 蒲昭和;合理使用含有乌头碱的中药[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3 吴延华;现代药效学彰显阿胶免疫利用开发价值[N];光明日报;2003年
4 通讯员 吴延华 记者 赵秋丽;现代药效学彰显阿胶免疫利用开发价值[N];光明日报;2003年
5 张元兴吴宏忠;从药效学研究认识阿胶(之三)[N];科技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