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针草及其近缘种的分子鉴定和亲缘关系研究
【摘要】:目的构建鬼针草Bidens pilosa及其与近缘种之间系统发育关系,准确鉴别鬼针草及其近缘种。方法提取鬼针草及其近缘种DNA,对核基因ITS片段和叶绿体基因psbA-trnH序列扩增和测序,计算物种种内、种间Kimura 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采用最近距离、相似性搜索、构建Neighbor-joining(NJ)系统聚类树3种方法进行鉴定分析。结果 ITS和psbA-trnH分子系统树支持鬼针草不同居群样本聚为一单系分支,支持率为79%和87%;其中,鬼针草与白花鬼针草构成一单系分支,金盏银盘与婆婆针构成姐妹群分支,上述两分支ITS和联合数据支持率均为100%;狼把草与柳叶鬼针草、大狼把草构成一单系分支(ITS和联合数据支持率为100%,psbA-trnH数据支持率为96%)。鬼针草及其近缘种种间ITS和psbA-trnH序列的遗传距离为0.007 94~0.128 80和0.005 18~0.074 52,均远大于鬼针草种内遗传距离0~0.001 59和0~0.002 52。结论鬼针草与白花鬼针草亲缘关系最近,金盏银盘与婆婆针构成姐妹群关系,狼把草与柳叶鬼针草、大狼把草亲缘关系较近。ITS和psbA-trnH序列可以准确鉴别鬼针草及其近缘种。
|
|
|
|
1 |
罗焜;陈科力;刘义梅;姚辉;韩建萍;马培;孙超;;高良姜及其混淆品的分子鉴定[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年02期 |
2 |
李江;陈靠山;李莹玉;刘少芳;李光友;;南极细菌Pseudoalteromonas sp.S-15-13的分子鉴定及其胞外多糖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J];中国海洋药物;2006年01期 |
3 |
严萍;焦旭雯;庞启华;赵树进;;何首乌的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4 |
程毅;高必达;赵国柱;陈红运;朱水芳;;菟丝子rDNAITS序列的测定及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
5 |
生书晶;严萍;郑传进;赵树进;;何首乌及其常见混淆品的matK基因序列分析及鉴别[J];中药材;2010年11期 |
6 |
庞晓慧;宋经元;孙超;姚辉;韩建萍;陈士林;;中药金钱草及其混淆品的ITS2序列分析与鉴别[J];环球中医药;2011年02期 |
7 |
刘义梅;罗焜;陈科力;陈士林;;ITS2序列鉴定小茴香及其常见混伪品[J];环球中医药;2011年04期 |
8 |
吴平,周开亚,徐珞珊,滕健昌;中药材龟甲的分子鉴定研究[J];药学学报;1998年04期 |
9 |
魏小勇,方花;石斛属药用植物生物工程研究[J];中医药通报;2004年06期 |
10 |
叶桂英;杨美全;梁国鲁;郭启高;何波;李娟;;两种常用麦冬栽培品种的ISSR分子鉴定[J];亚太传统医药;2007年11期 |
11 |
郭美丽,姜伟,张志珍,张戈,毛积芳,殷明,苏中武;红花种质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子鉴定[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0期 |
12 |
章群;中药杜仲原植物的分子鉴定[J];生态科学;2004年02期 |
13 |
黄琼林;杨锦芬;詹若挺;严萍;徐晖;陈蔚文;;基于ISSR分析的阳春砂分子鉴别[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0年05期 |
14 |
马伯军,章斌轶,陈镖,陈秉初;金华佛手遗传多态性的RAPD分析与品种的分子鉴定[J];中草药;2002年05期 |
15 |
周佐斌;葛刚;;中药材道地性的DNA分子鉴定[J];江西科学;2008年03期 |
16 |
曾旭;李莉;业宁;姚辉;刘志华;秦民坚;;基于ITS2条形码的中药材威灵仙与其易混伪品的鉴定[J];环球中医药;2011年04期 |
17 |
都晓伟;王立娟;于丹;吕涛;;近缘中药材的分子鉴定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8年05期 |
18 |
杜文;韩燕峰;梁建东;梁宗琦;;竹黄无性型的分离确定[J];中国中药杂志;2009年13期 |
19 |
刘忠权,周材权,王义权,周开亚;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1年05期 |
20 |
徐传林;李会军;李萍;张艺;王曙;;川贝母药材分子鉴定方法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