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根际土壤水浸液的自毒作用研究及化感物质的鉴定
【摘要】:目的通过对当归根际土壤提取液的生物学试验和有机化合物的分离鉴定,探讨当归连作障碍与自毒作用的关系。方法设置水(CK)、当归根际土水提液100、125、250、500 mg/mL共5个处理,用于当归自毒作用的生物学实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鉴定当归根际土壤有机化合物。结果125 mg/mL当归根际土壤水提液能显著抑制当归自身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胚根和胚芽的伸长,且随水提液浓度的升高,这种抑制作用增强。在当归根际土壤水提液中鉴定到17个化合物,包括有机酸、酮、醛、酯和烃类等化感物质,其中很多被报道是化感物质。结论当归根际土壤水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自毒作用,且自毒效应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推断自毒作用可能是造成当归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
|
|
|
|
1 |
林文雄;熊君;周军建;邱龙;沈荔花;李振方;陈慧;郝慧荣;陈婷;林瑞余;何海斌;梁义元;;化感植物根际生物学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年04期 |
2 |
李晶;惠继瑞;马瑞君;;当归根系分泌物的自毒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
3 |
李震宇;;浅析咖啡园的化感作用[J];云南科技管理;2010年02期 |
4 |
郝群辉;刘红彦;王飞;张玉军;;怀地黄根际土壤水提物的GC-MS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
5 |
张爱加;袁照年;陈冬梅;王海斌;吴文祥;林生;陈婷;陈兰兰;方长旬;林文雄;;甘蔗根际土壤化感潜力评价及其化感物质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年05期 |
6 |
张晓玲;潘振刚;周晓锋;倪吾钟;;自毒作用与连作障碍[J];土壤通报;2007年04期 |
7 |
陈秋波,彭黎旭,贺利民,谢德芳,冯信平,王真辉;刚果12号桉树根及根际土壤中化感物质的成分分析[J];热带农业科学;2002年04期 |
8 |
张新慧;张恩和;;不同植龄啤酒花根际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初步分离鉴定[J];土壤学报;2009年02期 |
9 |
王英;凯撒·苏来曼;李进;朱国强;;伊贝母根际土壤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10 |
姜海燕;袁秀英;樊石磊;;胡杨根际土壤化感物质成分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
11 |
李彦斌;刘建国;谷冬艳;;植物化感自毒作用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S1期 |
12 |
夏品华;刘燕;;太子参不同部位及根际土壤水浸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J];种子;2011年06期 |
13 |
邹亚丽;王廷璞;刘艳梅;马伟超;张永强;;苜蓿根系土壤浸提液对3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6期 |
14 |
李雪利;李正;李彦涛;张文平;曾宪立;郑文冉;刘国顺;叶协锋;;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23期 |
15 |
李亮亮;李天来;张恩平;;作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
16 |
彭萍;李品武;侯渝嘉;胡翔;;环境对茶树产生化感物质的影响[J];中国茶叶;2009年01期 |
17 |
巩相景;吕福堂;;化感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2006年S1期 |
18 |
邓天福;王建华;高扬帆;陈锡岭;;番茄化感物质对几种蔬菜幼苗生长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
19 |
阎吉昌,张奕,韩丽梅;连作大豆化感作用研究[J];大豆科学;2002年03期 |
20 |
林思祖,曹光球,杜玲,王爱萍;超临界CO_2萃取杉木根化感物质对杉木的化感效应(英文)[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