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米非司酮对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低剂量米非司酮对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确定米非司酮作为口服避孕药的理论基础。方法:体外培养颗粒细胞。利用免疫荧光、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不同低剂量米非司酮处理下颗粒细胞的凋亡形态、凋亡率及caspase-3荧光强度。结果: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处理组中颗粒细胞呈现染色质浓缩,边缘化的凋亡形态。TUNEL表明,米非司酮处理各组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米非司酮处理各组之间两两比较,除1.25μmol/L与2.50μmol/L外,均有显著差异,P0.01。流式细胞检测发现,米非司酮各处理组中caspase-3的荧光强度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各处理组之间比较与TUNEL结果相一致。结论:低剂量米非司酮能诱导颗粒细胞凋亡,1.25μmol/L浓度的米非司酮也能诱导颗粒细胞凋亡。米非司酮可能通过影响caspase-3的活性变化来调节颗粒细胞的凋亡。
|
|
|
|
1 |
赵温,于俊荣,王惠兰;米非司酮诱导子宫肌瘤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的研究[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5期 |
2 |
周小玲;陈泳珊;;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滋养层HO-2和细胞凋亡表达的影响[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年11期 |
3 |
何丽霞,曲陆荣,陈桂兰,董武,王化丽,张新;米非司酮对人早孕蜕膜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J];生殖与避孕;1999年04期 |
4 |
王云霞,李亚里,黄靖香,昝世明;米非司酮对离体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的影响[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2年01期 |
5 |
汤飒爽;;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对米非司酮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1年17期 |
6 |
汤飒爽;;米非司酮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及对OMI/HTRA_2蛋白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0年12期 |
7 |
张丽娟;;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及其在药物流产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08年11期 |
8 |
邢盈;王立英;;米非司酮合用顺铂对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OC1/DDP增殖及凋亡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8年20期 |
9 |
王媛丽;姜学强;王绍光;;米非司酮对子宫腺肌病组织caspase 3表达的影响[J];齐鲁医学杂志;2011年05期 |
10 |
孙荣惜,程霓,朱剑琴;米非司酮对滋养层细胞凋亡的影响[J];江苏医药;2003年12期 |
11 |
赵兴波,鹿群,李建峰,李继俊;米非司酮诱导子宫内膜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凋亡[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5期 |
12 |
钟琴琴;;米非司酮的临床运用[J];当代医学;2011年09期 |
13 |
纪国欣;王欣;李明江;赵兴波;李继俊;;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癌细胞KLE和HHUA体外增殖和凋亡的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3期 |
14 |
宋淑芳;宋静慧;李国慧;刘晓颖;;米非司酮药物流产阴道出血原因探讨[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15 |
金湘红;熊晶;;米非司酮对体外培养子宫肌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J];中南药学;2011年07期 |
16 |
张丽娟;刘瑞芬;;宫清颗粒联合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对人早孕绒毛及蜕膜凋亡基因Wtp53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年08期 |
17 |
孔德晓;陈春燕;许复郁;贾继辉;;米非司酮逆转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7年08期 |
18 |
于靖;赵雪飞;王继洲;姜颖;杜颜丹;林平;王淑娟;于晓光;;TFAR19蛋白协同米非司酮对前列腺癌PC-3M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8年07期 |
19 |
许华山;陈胜喜;罗万俊;蒋海河;袁明道;杨扬;朱国勇;;应激系统对缺血预适应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06年06期 |
20 |
田兴松;吴国君;周文红;孙靖中;;米非司酮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机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