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低氧治疗对哮喘豚鼠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模拟高原防治哮喘的机理。方法 :用卵蛋白致敏和诱发复制哮喘动物模型 ,分为哮喘发作组、缓解组和低压舱治疗组 ,并设立正常对照组进行以下检测 :①放免法测定血浆及支气管灌洗液 (BALF)中内皮素 (ET)含量及血浆皮质醇水平 ;②肺组织切片光镜检查。结果 :①光镜下哮喘发作组肺组织切片见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明显 ,缓解组浸润较少 ,治疗组明显减少 ;②血浆皮质醇水平发作组、缓解组分别明显高于和低于正常组 ,治疗组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 ;血浆ET含量哮喘缓解组明显高于其他 3组 ,而BALF中ET含量则为发作组明显高于其他 3组 ,后 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低压低氧治疗后
|
|
|
|
1 |
向丹英,王佩纲;维生素提高动物急性缺氧耐受性的研究[J];营养学报;1985年03期 |
2 |
王建勋,李云霞;离体心舰顺应性综合评定的实验研究[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87年04期 |
3 |
陈迈若,帅开林,丁玉祥,张耀然,刘昶;原木货舱内化学危害因素的实验研究[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89年04期 |
4 |
岳文杰,衣欣;树舌子实体多糖对小白鼠缺氧耐力影响的实验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
5 |
王燕,邱中民,雷振华;急速进入高原时的视网膜变化及其与急性高原病的关系[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89年03期 |
6 |
顾维戎,孙云,许振新;银杏外种皮的抗缺氧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1989年04期 |
7 |
刘其光,孙仁宇,严仪昭;当归对大鼠肺β-受体数目的影响[J];基础医学与临床;1989年01期 |
8 |
彭淑香;186例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
9 |
张明发,沈雅琴,许青媛;高良姜对缺氧和受寒小鼠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0年06期 |
10 |
姜艳华,赵光东,徐文富,李在邠;大黄承气汤抗缺氧作用的实验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199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