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基于ESG微震监测系统的矿井动力灾害救援试验研究

刘超  李树刚  王红胜  刘纪坤  
【摘要】:为考察ESG微震监测系统在矿井动力灾害救援中的可用性,借助微震技术的实时定位功能,设计矿井灾害救援模拟测试方案。模拟测试包括多个传感器敲击、单个传感器敲击和单个传感器喊话等3个试验,以此研究该系统接收不同声音信号的最佳距离。结果表明:该系统接收声音信号的清晰程度依次为:敲击锚杆(索)敲击围岩敲击管道喊话,并且在系统接收清晰条件下,采取这4种动作的最佳距离分别是30,20,10和5 m。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璐,秦汝祥;基于RFID的井下人员跟踪定位系统研究[J];安全;2004年01期
2 余浩科;;关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建设有关问题思考[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年01期
3 刘富强,钱建生,陈治国,粟君,席敬德,由智彬,吴兆和;井下干部跟踪定位显示系统设计[J];煤矿设计;1999年05期
4 齐立伟,纪涛,刘志新,姚文忠;软岩层采区皮带上下山层位的选择[J];西部探矿工程;2000年06期
5 张银平;岩体声发射与微震监测定位技术及其应用[J];工程爆破;2002年01期
6 赵德全;走向长壁高档采煤工作面支护力[J];煤炭技术;2003年06期
7 郭庄;孟凡峰;;祁东煤矿回采工艺方案定位探讨[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年02期
8 王东云;;国有地勘单位的属性、定位与改革[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年07期
9 张建春;王传雷;;水下磁性物体探测定位方法研究[J];水运工程;2009年10期
10 刘卫东;丁恩杰;童敏明;;煤矿声发射监测中传感器阵列的布置[J];无损检测;2010年05期
11 孙嘉龙;;浅谈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与管理系统在潞安集团公司的应用[J];煤;2010年S1期
12 时鑫;时森;何长征;;基于GIS的井下人员实时定位监控系统[J];煤炭技术;2010年10期
13 岳永强;李才明;李军;戴伟;;高精度磁测对水下磁性物体的搜索定位[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0年05期
14 王海波;;步步为营办好煤炭企业报[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3期
15 雷云生;;矿山大型堆场卸料小车的位置检测[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09期
16 黄宗宁;;钩式摇台定位钩几何尺寸的确定[J];工程设计与研究;1994年02期
17 张鸿翔,张均;矿床勘查中矿体的三维定位预测——以湖北随枣金矿带吴山矿点为例[J];湖北地矿;1999年03期
18 Andy Jupe ,田增福;微地震监测:对油藏的听与看[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9年05期
19 胡小平;21世纪中国矿产资源产业的定位与政策目标[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2年11期
20 陈峰,桂卫华,王随平,韩晓英;深海底采矿机器车的研究现状[J];矿山机械;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荣华;;西门子IP246定位模板在矿井提升机监控系统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中国煤炭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陈旭昌;;基于RFID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与管理系统设计[A];第十七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中国煤炭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吉三霞;;对国有煤炭企业经营战略的思考[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冯志坚;;华亭煤矿综放开采动力灾害分析[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5 刘心广;朱孔盛;;巨厚岩浆岩下开采覆岩移动规律及动力灾害危险性分析与防控技术[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曹建军;马益民;;深井煤岩瓦斯动力灾害发生机理及规律浅析[A];全国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及瓦斯治理技术理论与实践[C];2011年
7 邹银辉;吕贵春;文光才;;急倾斜煤层特殊动力灾害声发射监测及其危险性判识方法研究[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陆菜平;窦林名;;煤岩动力灾害的强度弱化机理及其实践[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9 邹德蕴;段伟;刘志刚;吴业胜;;采空区上覆岩层诱发矿震及预测技术研究[A];2009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海平;杨竹森;曲晓明;张彤;;地面波谱及视反射率在矿产资源预测中的应用——以洞嘎矿区为例[A];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超;采动煤岩瓦斯动力灾害致灾机理及微震预警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振;煤岩瓦斯动力灾害新的分类及诱发转化条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杨恒;鹤壁八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明云;基于温度场法的采空区火源定位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5年
2 桑玲玲;适合煤矿救援机器人的矿山地理信息系统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3 邱俊炳;井工煤矿动力灾害源探测技术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年
4 蒋猛;煤矿水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5 杨世杰;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动力灾害规律现场测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7年
6 杨添天;中加地质勘查行业对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7 王磊;采厚对支承压力分布及动力灾害的影响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6年
8 邵剑生;动力灾害煤炭资源开采危险程度预测方法[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9 郭洪义;东昆仑纳赤台地区高光谱遥感岩矿填图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10 陆漆;不同荷载水平下煤与瓦斯突出模拟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何伟;“国进民退”五定位[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2 记者董泽民;开滦集团井下人员定位全方位覆盖[N];中国煤炭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胡珺;向煤炭深部开采进军[N];中国能源报;2010年
4 辛桦;中国煤矿将进一步加大瓦斯综合治理力度[N];经理日报;2008年
5 记者 李长叶;我国将进一步加大瓦斯综合治理工作力度[N];民营经济报;2008年
6 葛如江;中国煤矿将加大瓦斯综合治理工作的力度[N];中华新闻报;2008年
7 金丽;地勘单位应当如何定位[N];中国矿业报;2009年
8 高育红;“地震指纹”指路 无线射频定位[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9年
9 记者 万长茂;要把握定位加快发展[N];中国矿业报;2009年
10 刘继顺;政府部门在深部找矿中应当怎样定位[N];中国矿业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