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英语诗歌中的隐喻与语篇连贯

张锦峰  
【摘要】:隐喻是建构和解读诗歌语篇的有效策略,在诗歌中具有思维、认知和组织功能。隐喻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过程,也建构了英语诗歌的蕴意。源域和目标域的相映射,实现了形式和内容上的统一。诗人以源域意象为载体,通过源域链条和目标域链条的映射,实现语篇连贯。本文以具体的英语诗歌为实例,分析了隐喻在语篇中对于剖析诗人的思维活动、诗篇内涵和结构组织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在诗歌主题与中心隐喻框架下源域意象连贯和隐喻连贯对于构成诗歌语篇连贯的重要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爱平;;英语诗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吉林教育;2011年05期
2 钟晶;;概念隐喻与英语教学[J];考试周刊;2011年45期
3 张磊;张方丽;;重视英语诗歌在大学英语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1年56期
4 刘建海;王倩;;隐喻认知功能在EFL教学中的运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1年04期
5 杨潇;;浅谈英文诗歌教学对五年制师范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J];教师;2011年26期
6 马予华;;概念隐喻理论视阙下的大学英语词汇习得研究[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徐丹;;隐喻思维在多义词教学中的运用[J];大家;2011年17期
8 龚青莲;;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9 章素苹;;隐喻:语义变化的要素及其在词汇教学中的意义[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唐秀;;诗海无涯 沧海一首[J];青苹果;2007年12期
11 王业德;;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1年20期
12 王博;;认知角度下的德语隐喻以及对德语习得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6期
13 陈袁菁;;玉珠滴露 草叶关情——楚图南、江枫译惠特曼名诗对比赏析[J];学习月刊;2011年14期
14 王敬媛;;认知隐喻理论视角下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拓展[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5 徐冰;;概念隐喻意识与商务英语词汇习得的实证研究[J];大家;2011年14期
16 贾艳春;;隐喻作为词汇多义性的理据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年24期
17 王芳;;名词动用的认知思维及分类[J];考试周刊;2011年54期
18 罗杨;;基于《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的人体部位词项语义引申认知机制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19 孙莹;;从《人生礼赞》译本看经典之流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0 王牧群;;英语幽默欣赏与交际能力培养(4)[J];英语知识;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游瑞娇;;形式美在英律诗汉译中的保留[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郦青;;论韵体译诗之可行性[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激波;;隐喻认知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解释[A];2010年贵州省外语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吴克炎;;英汉习语喻体选择制约因素探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王宏印;;毛诗翻译的异域想象空间——以海外华人聂华苓等人翻译的毛泽东诗词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寇福明;汉英谚语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蒙兴灿;五四前后英诗汉译的社会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梅;英汉词汇层面的隐喻思维对比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岩;隐喻思维模式在精读教学中的运用[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张曼;浅析英语诗歌在培养中国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能力中的作用及其实现途径[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荣彩虹;英语教学中隐喻性语言的理解及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徐茜;英语诗歌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作用[D];湖南大学;2009年
6 程红红;英语诗歌中间接回指释义的认知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郑江磊;音与义的关联机制[D];西南大学;2007年
8 朱青;英语诗歌欣赏和互动法教学[D];山东大学;2008年
9 殷习芳;英语诗歌翻译中的语篇连贯性研究[D];南华大学;2007年
10 黄亚利;隐喻性思维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