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核电厂管线中的温度振荡现象研究

陆道纲  李向宾  冯预恒  
【摘要】:在核电厂中,如何更好地了解和预防由于温度振荡而导致的管线热疲劳,对于确保核电厂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核电厂安注系统某支管为研究对象,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结合二次开发,采用修正的k-ε模型,模拟了阀门渗漏冷水进入含有高温水的支管后所发生的温度振荡现象,并与实验测量进行了对比。数值模拟的结果和实验基本吻合,并全面地反映了整个管线中的温度振荡现象,为更好地监控管线热疲劳提供了参考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曲静原;;如何保证核电厂的环境安全[J];中国改革;2010年08期
2 本刊编辑部;;德国加速退出核电致大型核电厂利润大减[J];广东电力;2011年05期
3 黄甦;黄显煊;;核电厂与常规电厂DCS的异同[J];电力与电工;2011年02期
4 姜福明;;核电企业卓越核安全文化建设和培育[J];核安全;2011年02期
5 安薪竹;;中国核电往何处去?[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1年06期
6 易蓉蓉;;核电在中国,仍是一条康庄大道[J];今日国土;2011年05期
7 ;未来十年核电规模7000万 安全将超国际[J];中国品牌与防伪;2011年06期
8 侯英东;王祥玉;肖红;洪健;;秦山第二核电厂运行值班管理系统信息化实践[J];中国核电;2011年02期
9 王志;;核电项目组织机构体系的探讨[J];中国核电;2011年02期
10 杨端节;陈晓秋;;我国核电厂运行中的氚排放[J];辐射防护;2011年04期
11 李文辉;苏永杰;;核电厂应急监测探讨[J];辐射防护;2011年04期
12 姜福明;;核安全文化评估,可定性也可定量[J];中国核工业;2011年07期
13 ;中国提升核电安全准入门槛[J];共产党员;2011年11期
14 黄义超;赵锋;张启明;陈洋;王海峰;;压水堆核电厂实时传输重要安全参数的规范化初步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2011年02期
15 方瑛;吴喜军;;核电厂二回路热力系统运行热经济性评价方法研究[J];煤炭技术;2011年08期
16 徐霞军;李伟;袁屹昆;罗慧;;核电厂控制棒综合试验安全限制研究[J];电力安全技术;2011年06期
17 ;速递[J];中国核工业;2011年08期
18 王根生;;核电厂安全重要设备环境鉴定实施方法[J];核标准计量与质量;2011年02期
19 童小燕;李正;陈刘定;;我国核电站老化与寿命管理数据质量的表征[J];中国材料进展;2011年05期
20 张晓峰;张兵;黄彦君;吕亚红;;美国核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实践及借鉴[J];辐射防护;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德;;秦山第三核电厂辐射控制区核清洁管理[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3册)[C];2009年
2 秦建华;韩玉刚;;秦山第二核电厂一回路锂浓度控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2册)[C];2009年
3 林磊;遆文新;龚明祥;薛飞;姜节胜;管欣;;核电厂管道振动疲劳分析[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2册)[C];2009年
4 窦一康;;核电厂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老化管理[A];2011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陈茂松;;世界内陆核电厂的运行及探讨[A];中国核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汤搏;;若干新型核电厂的比较分析和我国核电的近期选择[A];全国放射性流出物和环境监测与评价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李亚洲;胡丽琴;罗月童;吴宜灿;FDS团队;;核电厂风险监测器系统研究与发展[A];安徽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张锐平;张雪;;核电厂PSA(概率安全分析)方法及应用[A];中国核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邱林;高桂玲;米爱军;黄树明;;核电厂事故后紧要区域工作人员可接近性的分析[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2册)[C];2009年
10 吕盛;;现场操作员在AP1000机组运行领域的地位和职业发展[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3册)[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闻久成;辽宁核电厂地震危险性分析评价[D];吉林大学;2000年
2 周海翔;核电厂数字化反应堆保护系统结构与可靠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3 赵强;核电厂反应堆堆芯物理在线仿真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4 冯俊婷;中国实验快堆钠泵故障诊断系统的开发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3年
5 朱加雷;核电厂检修局部干法自动水下焊接技术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6 姚仁太;多堆厂址大气弥漫问题及大气排放限值的优化规划问题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德朋;核电厂管线中热分层现象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2 倪超;AP1000核电厂大破口失水事故最佳估算分析建模与不确定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殷煜皓;AP1000先进核电厂大破口RELAP5建模及特性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林支康;AP1000核电厂小破口失水事故RELAP5分析模式建立与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姚彦贵;核电蒸汽发生器热工水力稳态特性计算分析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杜春;核电厂停堆工矿下事故及其处置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0年
7 关宇;HTR-10核电厂电气系统优化设计和可靠性分析与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8 杨光;基于Geodatabase核电厂工程地质数据库及查询系统设计与实现[D];长安大学;2008年
9 周雅宁;核电厂重要的核辅助系统建模研究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阮良成;功率运行下主蒸汽安全阀定值校验的安全分析与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建伟;南阳核电厂2011年开建[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2 中核集团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主任助理 桂春;中国核电厂寿期管理可学习欧盟模式[N];中国能源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陶媛慧;建核电厂不能忽视外围辐射环境监测[N];友报;2010年
4 核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 刘志弢;核电厂的辐射防护(上)[N];中国能源报;2010年
5 核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 刘志弢;核电厂的代际演进[N];中国能源报;2010年
6 新华社记者 颜昊 陈斌华;探访台湾最大核电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7 赵瑞昌;核电厂有哪些类型[N];人民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朱学蕊 采访整理;内陆核电厂水环境影响评估可借鉴美国经验[N];中国能源报;2011年
9 记者 黄磊;哈尔滨三地备选核电厂厂址[N];哈尔滨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周强 通讯员 高姗;南阳地壳稳定宜建核电站[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