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处理高放废液的溶剂萃取流程中反萃剂的选择

焦荣洲  宋崇立  朱永  
【摘要】:简要评述了国内外处理高放废液的萃取流程中所采用的反萃剂。用于TRPO流程的较高浓度的硝酸和后续的碳酸铵以及用于二酰胺流程的乙异羟肟酸 +稀硝酸是比较有效的反萃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安运;肖成梁;柴之芳;;硅基超分子识别材料在乏燃料后处理中的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11年07期
2 夏德长;刘超;;萃取原液铀质量浓度与湿铀矿石浓缩物中水分的关系[J];铀矿冶;2011年03期
3 吴智翔;;吉林长白渤海国文化展示馆前期策划构想[J];建筑设计管理;2011年07期
4 ;自主创新填料、再分布器的开发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8期
5 顾忠茂;柴之芳;;关于我国核燃料后处理/再循环的一些思考(英文)[J];化学进展;2011年07期
6 吴铁民;;核辐射与核安全[J];中国军转民;2011年08期
7 李金英;石磊;胡彦涛;;我国乏燃料后处理大厂建设的几点思考[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11年04期
8 张厚勇;王在峰;董捷;李海滨;;PAHs在炼油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24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颜桂军;朱朝华;骆焱平;邱庆军;;海南几种热带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A];中国第三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水稻化感作用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张承龙;王景伟;白建峰;周娅萍;;废印制线路板及含重金属污泥微生物浸出液中高纯铜的提取研究[A];中国水污染治理技术装备论文集(第十六期)[C];2011年
3 高保军;丁叶民;;萃取除油高效除油技术及应用[A];中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4 朱薇;刘志强;陈怀杰;;从某低品位稀有、稀土复合矿浸出液中萃取铍的实验研究[A];低碳技术与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龙;离子液体在燃料油脱硫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朱文帅;离子液体中钨钼配合物催化氧化脱除燃油中有机硫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3 欧阳小琨;雷公藤有效成分分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李学军;FCC油浆溶剂萃取研制针状焦[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5 李磊;含有杯芳烃的聚酰亚胺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6 张华;高放固化体处置条件下的浸出和模型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4年
7 范春华;锡、铋的纳米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薛立军;人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制备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9 田庆华;无氨草酸沉淀—热分解制备钴氧化物及其母液循环利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刘国标;计算传递学及其在填料床传质与反应过程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玮静;离子液体在柴油脱硫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06年
2 朱晨辉;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及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3 陈永海;低品位氧化锌矿直接提锌工艺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4 唐忠阳;从除钼渣中回收铜、钼新工艺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5 贺容利;溶剂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河水中的Cr(Ⅵ)与Cr(Ⅲ)[D];四川大学;2005年
6 陈兴龙;从硫酸锌溶液中萃取回收锗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7 王华峰;清洁氧化生产低硫油品技术[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8 刘占芳;难处理金矿中多金属元素分离[D];吉林大学;2005年
9 张俊艳;电子废弃物提金技术研究及其效益分析探讨[D];东华大学;2006年
10 颜桂军;海南几种热带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斐然 巫铭;观点萃取[N];中国石化报;2000年
2 王贤刚;核研院完成高放废液分离热验证实验任务[N];新清华;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李蔚;银广夏“萃取”精华[N];中国证券报;2001年
4 见习记者 徐飞;银广夏引领中国生物萃取业[N];证券时报;2001年
5 冷凝 艾德生;核研院“985”一期成果喜人[N];新清华;2004年
6 朱永;记核研院我参与取得成功的几项研究[N];新清华;2004年
7 吴继宗;核燃料循环后段研究有突破[N];科技日报;2006年
8 陈靖 作者为核研院核化学工艺研究室主任;蓬勃发展中的核化学化工实验室[N];新清华;2004年
9 记者  董映璧;德意科学家破解二氧化镎奇异磁性之谜[N];科技日报;2007年
10 张作义 徐景明;知难而进,众志成城建设世界一流研究院[N];新清华;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