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爆炸案如何暴露出美国“9·11”事件后的黑暗交易
【摘要】:2013年4月15日造成3人死亡、愈百人受伤的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使美国再现恐怖主义梦魇。与12年前"9·11"事件相比,美国对恐怖袭击的应对更有章法,新媒体则重塑了美国的反恐应急模式,激发了公众积极主动的应对能力,助成政府推出有效措施。但媒体竞速报道也使大量未经证实的传言迅速扩散,公众情绪在不明真相中受到裹挟,主流媒体散播嫌犯身份的错误信息则引发多起针对无辜穆斯林的报复行动。如果说察尔纳耶夫兄弟为融入美国社会苦苦挣扎而不得,进而肆意泄愤、殃及无辜尚属一己之私;那么,美国社会中对穆斯林族群的"隐形歧视"与二号嫌犯焦哈尔所供一—发动袭击是出于对美国发动阿富汗与伊拉克两场战争的憎恨,制造爆炸案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捍卫伊斯兰教,则可视为美国与伊斯兰国家、穆斯林文化冲突中激起的极端反政府行为。美国12年强势反恐,何以越反越恐?恐怖主义行为何以从显形的恐怖组织转为隐形的"恐怖独狼"?尽管围绕恐怖主义的历史成因和解决之道人们争论不休,但如果国民心中总是充满着无法确定的恐惧与不安,反恐从何谈起?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