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麦种子发芽逆境抗逆指数的种子活力评价
【摘要】:以16个小麦品种的种子为材料,通过标准发芽、逆境发芽和田间出苗试验,测定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的种子活力,以不同发芽条件下种子活力指数的抗逆指数和田间出苗率作为衡量抗逆性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种子活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人工老化和冷浸胁迫3种逆境对种子活力都有一定的影响.人工老化抗逆指数和冷浸胁迫抗逆指数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正相关,干旱胁迫抗逆指数与田间出苗率的相关性不显著.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16个小麦品种划分为3类、豫农949、豫麦49-198、鲁原502、郑育麦9987、石麦21、山农23号、石新828为高活力品种;许农5号、豫农982、唐麦8号、济麦20、济麦22、济南17号、山农20为中活力品种;长4738和轮选061属低活力品种.
|
|
|
|
1 |
胡晓玲,孙强;种子活力在种子质量评估中的重要性[J];种子科技;2003年01期 |
2 |
周龙发;种子活力在种子质量评估中重要性的分析[J];农业与技术;2004年02期 |
3 |
吴赤宇;土法检测种子活力[J];当代蔬菜;2004年07期 |
4 |
宋海德;;鉴定果树种子活力的几种方法[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1年11期 |
5 |
胡尔良;种子活力下降原因探析[J];种子;2001年06期 |
6 |
顾玉民;浅谈测定种子活力的重要性[J];上海农业科技;2003年05期 |
7 |
石思信;;种子活力与贮藏[J];农业科技通讯;1980年02期 |
8 |
顾增辉,徐本美,郑光华;测定种子活力方法之探讨(Ⅱ)发芽的生理测定法[J];种子;1982年03期 |
9 |
尹经章,翟桂兰,陈祖麒;新疆六个冬麦品种(系)种子活力的初步测定[J];种子;1982年04期 |
10 |
蔡士宾;种子活力的衰变及其与贮藏条件的关系[J];种子;1987年05期 |
11 |
刘奕芹;种子活力与生产[J];贵州农业科学;1995年03期 |
12 |
廖毅敏;;浅谈种子活力与提高活力的对策[J];种子世界;1996年01期 |
13 |
汪晓峰,丛滋金;种子活力的生物学基础及提高和保持种子活力的研究进展[J];种子;1997年06期 |
14 |
胡哲森;应用锌、硼提高柳杉种子活力初步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1997年04期 |
15 |
王显国,韩建国,陈志红,朱云生,李连述;新麦草种子成熟过程中活力变化的研究[J];草地学报;2000年04期 |
16 |
杨迎娥;利用种子活力 提高种子质量[J];种子科技;2000年02期 |
17 |
付永斌;任文义;赵子兵;;浅析玉米种子活力下降的原因[J];张家口农专学报;2003年01期 |
18 |
刘小林;种子活力浅析[J];江西农业科技;2004年09期 |
19 |
李锦文;;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研究[J];山西林业;2006年06期 |
20 |
杨士学;;玉米种子活力鉴别方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年03期 |
|
|
|
|
|
1 |
李梦;叶建青;董婷婷;宋松泉;;玉米种子活力的发育变化[A];第二届全国种子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
2 |
李晓峰;陈雪平;申书兴;王俊玲;余哲;轩淑欣;罗双霞;;贮藏时间对茄子种子活力的影响[A];2008园艺学进展(第八辑)——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讨论会暨现代园艺论坛论文集[C];2008年 |
3 |
邢勇;侯雅君;;稀土对高粱种子活力的影响[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
4 |
吴萍;宋顺华;邢宝田;李海真;张帆;郑晓鹰;;南瓜种子形态与种子活力的关系[A];第二届全国种子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