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芥子油苷在十字花科植物与昆虫相互关系中的作用

蔡晓明  胡秀卿  吴珉  张春荣  何红梅  赵华  李振  
【摘要】:芥子油苷(glucosinolate,GS)是十字花科植物重要的次生代谢物,对调节十字花科植物与昆虫间的关系起着重要作用.由于GS及其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它是十字花科植物抵御广食性植食昆虫攻击的有力手段.而寡食十字花科植物的昆虫由于具备多种GS应对机制,因此可通过GS这一十字花科植物特有的次生代谢物进行寄主选择.被植食性昆虫摄入的GS不仅可以影响天敌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对天敌有一定的驱避作用.而虫害后十字花科植物释放的GS代谢产物又可作为天敌的寄主选择信息.本文结合该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从GS对植食性昆虫的毒性、寡食性害虫的寄主选择、植食性昆虫对GS的适应机制、虫害对GS-黒芥子酶系统的诱导,以及GS对天敌的影响等方面对GS如何影响植物与昆虫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综述,并就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提出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燕;王晓艳;王毓洪;孟秋峰;孙继;汪炳良;;茎瘤芥的芥子油苷组分及含量的品种间差异[J];园艺学报;2011年07期
2 曾宪锋;邱贺媛;;广东省十字花科一新记录属——播娘蒿属[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3 曹凤娟;姚庆智;闫伟;;萝卜对土生空团菌菌丝生长的影响[J];微生物学通报;2011年07期
4 杨瑛洁;李淑燕;胡国伟;廖小军;胡小松;张燕;;硫代葡萄糖苷的降解途径及其产物的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2011年07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淑萍;阎平;;中国帕米尔高原十字花科植物多样性的初步分析[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2 黄科;郑金贵;温庆放;谢丽雪;李宾;;十字花科植物中黑芥子酶基因的分子进化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邹翔;季宇彬;武晓丹;;十字花科植物中硫代葡萄糖苷的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蒋晶晶;黄鹂;曹家树;;十字花科植物授粉受精过程中的花粉管引导[A];中国十字花科蔬菜研究进展 2009——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分会第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陶锦;牛攀新;阎平;李学禹;;中国帕米尔高原十字花科分类学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6 王莉;Higasi Tteruo;Fujimura Tatsuhito;Masatsugu Kubota;;水培条件下十字花科(Brassica)植物对T1的吸收特性的研究[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7 宋明方;刘会良;张道远;段士民;王习勇;;古尔班通古特沙漠80种植物粘液繁殖体特性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8 杨冬艳;郝丽珍;王萍;胡宁宝;张进文;;干旱胁迫对沙芥、距果沙芥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A];2004中国植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杨冬艳;郝丽珍;王萍;胡宁宝;张进文;;干旱胁迫对沙芥、距果沙芥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武振华;张涛;王新宇;;发根农杆菌介导的芸芥的遗传转化及其次生代谢物的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博;十字花科植物分子系统发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庞秋颖;盐胁迫盐芥和拟南芥的芥子油苷和蛋白质组比较[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3 王玲平;十字花科植物CYP86MF同源基因的结构、功能及进化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张弢;十字花科植物BcMF2和BcMF4同源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进化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钟海秀;环境因子对拟南芥芥子油苷组成和含量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英男;拟南芥芥子油苷积累对外源水杨酸的响应[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2 孙晶;机械损伤对拟南芥芥子油苷组分及含量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3 刘庆霞;外源茉莉酸甲酯—羊毛脂对拟南芥芥子油苷积累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4 张蕾;盐芥芥子油苷响应盐胁迫的初步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5 金绍静;拟南芥芥子油苷代谢对盐胁迫的响应[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6 唐小燕;拟南芥MAM1和MAM3基因对三种信号分子的响应[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7 徐文佳;UV-B辐射对拟南芥芥子油苷代谢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8 陈亚州;拟南芥芥子油苷积累对外源茉莉酸甲酯的响应[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9 田云霞;拟南芥莲座叶芥子油苷含量对机械损伤的响应[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10 朱凤羽;硫缺乏对油菜芥子油苷含量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华义;日本发现一种可净化被镉污染土壤的植物[N];中国社会报;2007年
2 姜广国 王斌 于金星;植物种间关系趣谈[N];中国绿色时报;2001年
3 辛科闻;植物遇害用荧光报警[N];农民日报;2002年
4 付毅飞;给基因装上“开关”[N];科技日报;2004年
5 ;科学家看上拟南芥植物基因[N];中国环境报;2000年
6 记者 张小军;美科学家发现植物免疫系统基因开关[N];经济参考报;2000年
7 记者 吴伟农;美把拟南芥列为植物基因研究重点[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8 本报记者 李鹏;李传友:当植物面临逆境[N];北京科技报;2010年
9 记者 蓝建中;叶片形状谁决定?研究揭示基因群奥秘[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