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气温、降水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变化的周期特征
【摘要】:依据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1980—2007共28年的气温、降水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数据,采用墨西哥小帽母函数对其进行周期特征的小波分析.结果表明:气温、降水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均存在13年的主要周期,但气温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次要周期(均为2年)对其年际变化的影响较小,而降水次要周期(4年)的影响较大.三者的滞后相关分析发现,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在20年时间尺度上主要受控于气温,且对后者存在5~9年较弱的延迟效应;而与降水的关系较小.
|
|
|
|
1 |
李吉均;青藏高原现代冰川研究的新进展[J];冰川冻土;1980年02期 |
2 |
郑本兴;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研究的新进展[J];冰川冻土;1980年02期 |
3 |
安钟元;青藏高原多年生冰丘形成及其演变规律的探讨——以青藏公路六十二道班冰丘为例[J];冰川冻土;1980年02期 |
4 |
王文颖;消息报道[J];冰川冻土;1980年03期 |
5 |
马正海;天山和青藏高原等地冰碛物粒度组成的初步分析[J];冰川冻土;1980年S1期 |
6 |
崔之久;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山地)冰川侵蚀地貌发育的基本特征与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1980年02期 |
7 |
滕吉文,王绍舟,姚振兴,徐振武,朱志文,杨秉平,周文虎;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地球物理场特征与大陆板块构造[J];地球物理学报;1980年03期 |
8 |
环文林,汪素云,时振梁,鄢家全;青藏高原震源分布与板块运动[J];地球物理学报;1980年03期 |
9 |
冯锐,何正勤;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面波Q值[J];地球物理学报;1980年03期 |
10 |
;青藏高原科学讨论会简讯[J];地球物理学报;198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