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冬季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
【摘要】:分别于2003年1月和2004年1月在南黄海广大陆架浅海水域进行小型底栖生物调查.结果表明,两个航次的小型底栖生物平均丰度分别为(954.20±269.47)ind.10cm-2和(1186.12±486.07)ind.10cm-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954.38±403.93)μg.10cm-2和(1120.72±487.21)μg.10cm-2.两个航次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值、生物量和生产力均无显著变化(P0.05).共鉴定出20个小型底栖生物类群,按丰度,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为最优势类群,两个航次的优势度分别为87%和90%,其他优势类群依次为桡足类、多毛类和动吻类;按生物量依次为线虫34%~38%,多毛类25%~33%,介形类9%~22%,桡足类8%.96.64%的小型生物分布在0~5cm的表层沉积物内,线虫和桡足类分布在0~2cm的比例分别为72.48%和89.46%.小型底栖生物的生物量与沉积物砂含量(%)、粉砂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呈显著相关.代表性站位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分析显示了沿岸、黄海冷水团和东、黄海交汇区3个不同的底栖生物群落.
|
|
|
|
1 |
张艳;张志南;黄勇;华尔;;南黄海冬季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2期 |
2 |
范士亮;王宗兴;徐宗军;朱明远;王宗灵;刘光兴;;南黄海冬季小型底栖生物分布特征[J];海洋环境科学;2011年02期 |
3 |
王彦国;林茂;项鹏;王春光;王雨;陈小银;;台湾海峡中北部海域春季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J];台湾海峡;2010年03期 |
4 |
张志南,林岿旋,周红,韩洁,王睿照,田胜艳;东、黄海春秋季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研究[J];生态学报;2004年05期 |
5 |
慕芳红,张志南,郭玉清;渤海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
6 |
张志南,慕芳红,于子山,韩洁,周红;南黄海鳀鱼产卵场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7 |
张志南,周红,于子山,韩洁;胶州湾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J];海洋与湖沼;2001年02期 |
8 |
陈海燕;周红;慕芳红;杨世超;;北黄海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时空分布特征[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9 |
杨世超;慕芳红;周红;陈海燕;吴绍渊;;2006年冬季胶州湾及邻近山东半岛南岸海域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
10 |
禹娜;李云凯;孙新瑾;陈立侨;;洋山深水港海域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分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11 |
吴秀芹;徐奎栋;于子山;于婷婷;孟昭翠;代仁海;类彦立;;2008年浒苔大暴发末期黄海小型底栖动物现存量及空间分布[J];应用生态学报;2010年08期 |
12 |
吴昌文;李志国;夏武强;;小型底栖动物(Meiofauna)研究概况[J];现代渔业信息;2008年03期 |
13 |
黄勇;吴秀芹;王秀云;齐桂兰;程波;;东昌湖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14 |
李金金;黄勇;;微山湖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初步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15 |
林晓菲;孙娇;黄勇;;鲁中地区水稻田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研究[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16 |
王小谷;王春生;张东声;洪丽莎;杨丹;;长江口及其陆架春季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J];生态学报;2010年17期 |
17 |
方少华,吕小梅,张跃平,蔡立哲,洪华生;台湾海峡小型底栖生物数量的量分布[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0年06期 |
18 |
郭玉清,张志南,慕芳红;渤海小型底栖动物丰度的分布格局[J];生态学报;2002年09期 |
19 |
鄢明才,迟清华,顾铁新,王春书;中国火成岩化学元素的丰度与分布[J];地球化学;1996年05期 |
20 |
张华伟,赵刚;恒星化学元素丰度研究新进展[J];天文学进展;200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