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值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孙健  曹卓  李恒  钱思萌  王昕  闫力敏  薛巍  
【摘要】:当前,人工智能迎来第3次发展浪潮并在多个领域大数据分析中取得巨大成功,这为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值天气预报结合提供了契机。已有大量研究尝试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数值天气预报的初值生成、预报和产品应用过程中,涉及观测资料预处理、资料同化、模式积分、后处理以及高性能计算,通过误差估计、参数估计和局部代理等手段使预报结果,得到改进且计算速度大幅提升,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一些神经网络模型也表现出纯数据驱动预报的可能性,在短时强对流天气、降水以及气候预测中已有较为理想的应用实例。然而,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值天气预报中的应用与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主要包括深度学习的弱解释性、不确定性分析以及两者的耦合等,除了应对这些挑战,未来两者的深度结合还需要在理论指导下的人工智能模型设计、高时空分辨率人工智能预报模型设计以及使用更多新型人工智能技术等方面深入探索。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张萌;贾朋群;王小光;;人工智能技术在大气科学领域的应用及其发展态势[J];科学观察;2020年01期
2 韩仰;;浅述人工智能技术在天气预测领域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9年04期
3 吴晶;;基于WebGIS的气象预报专家系统[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04期
4 鲁静;熊守权;王明;;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在交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年22期
5 邹立尧;荆国栋;王晴旭;赵永明;;基于人工智能的气象教育云平台建设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05期
6 金龙;黄颖;姚才;黄小燕;赵华生;;人工智能技术的热带气旋预报综述(之二)——流形学习、智能计算及深度学习的热带气旋预报方法[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0年04期
7 邓永辉;;数值天气预报中卫星资料同化应用现状及发展[J];才智;2013年34期
8 朱宗申;全国第一次资料同化分析研讨会在无锡召开[J];应用气象学报;1993年03期
9 董佩明;薛纪善;黄兵;王德英;;数值天气预报中卫星资料同化应用现状和发展[J];气象科技;2008年01期
10 嵇磊;王在文;陈敏;范水勇;王迎春;沈志远;;人工智能技术能否提高地面气温预报的精度——记AI Challenger 2018全球天气预报挑战赛[J];气象学报;2019年05期
11 马芸萌;刘海文;石鹏翔;侯劭禹;;2012年7月21日重庆暴雨集合预报试验[J];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9年06期
12 马旭林;陆续;于月明;朱金焕;陈静;;数值天气预报中集合-变分混合资料同化及其研究进展[J];热带气象学报;2014年06期
13 陈子通,沈桐立,丁一汇,孙麟平;中尺度数值模式的资料同化系统——(一)伴随模式的设计[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14 李崇银;黄红艳;陈超辉;桂发银;;联合资料同化理论及其研究进展[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3年04期
15 朱国富;;《基于估计理论的大气资料同化引论——大气的状态估计》[J];气象;2020年06期
16 摆玉龙;张转花;尤元红;刘颖娟;;一种基于鲁棒集合滤波的资料同化方法[J];高原气象;2017年04期
17 朱国富;;理解大气资料同化的根本概念[J];气象;2015年04期
18 朱国富;;理解大气资料同化的内在逻辑和若干共性特征[J];气象;201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郭树军;范俊红;;范例推理(CBR)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城市气象与科技奥运”分会论文集[C];2003年
2 陈晓梦;陈耀登;曾腊梅;;背景场误差样本模拟对同化及数值预报效果的影响[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8年
3 李娜;张升伟;何杰颖;;星载微波资料在台风登陆期间的变分同化研究[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9 卫星资料同化[C];2018年
4 陈锋;董美莹;冀春晓;;不同资料同化对登陆台风菲特(2013)短时预报的影响研究[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8年
5 邱崇践;;大气资料同化问题的思考[A];第六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5年
6 张旭斌;;风廓线雷达资料质量控制及其同化应用[A];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5年
7 沈杭锋;翟国庆;何斌;周玲丽;宋健;;云迹风资料同化对江南飑线模拟影响试验[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天气预报准确率与公共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丁伟钰;;背景误差与观察误差比例调整方案及其对资料同化的影响[A];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 军用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及应用[C];2015年
9 沈桐立;;四维变分资料同化系统中降水参数化的伴随方案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10 马艳;杨育强;高荣珍;刘红亚;孙桂平;薛纪善;;局地资料同化在2008青岛奥帆赛风场预报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1 盛春岩;高守亭;;雷达资料同化与提高模式水平分辨率对短时预报影响的数值对比试验[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2 马艳;高荣珍;刘洪亚;孙桂平;;局地资料同化在2008青岛奥帆赛风场预报中的应用[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天气预报准确率与公共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3 马晓华;屈丽玮;张雅斌;;西安多普勒雷达资料同化对数值预报的影响[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8 数值模式产品应用与评估[C];2016年
14 丁杨;谭燕;王智;顾建峰;;华东区域稠密资料同化试验[A];S1 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2年
15 王栋梁;梁旭东;端义宏;;云迹风四维变分资料同化对台风数值模拟影响的研究[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热带气旋和季风”分会论文集[C];2003年
16 王叶红;赖安伟;赵玉春;;降水资料同化在梅雨锋特大暴雨个例模拟中的应用研究[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7 陈志雄;郄秀书;田野;王东方;袁善锋;;云分辨尺度下一种综合调整水物质含量的闪电资料同化方法[A];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9 雷电物理和防雷新技术——第十五届防雷减灾论坛论文集[C];2017年
18 张鹏;白文广;马刚;;风云卫星资料同化的观测算子与大气辐射传输计算[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9 卫星资料同化[C];2018年
19 陆其峰;吴雪宝;张鹏;刘瑞霞;马刚;杨军;卢乃锰;董超华;杨忠东;刘玉洁;张凤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基于WRF/3DVAR的卫星资料同化工作进展[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卫星遥感应用技术与处理方法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0 冯文;万齐林;陈子通;丁伟钰;黄燕燕;;逐时云迹风资料同化对暴雨预报的模拟试验[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中尺度天气动力学、数值模拟和预测”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士博;雷达资料同化在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2 朱孟斌;非线性资料同化关键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杨艳蓉;面向雷电预报的雷达、卫星遥感资料同化及其应用初步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4 赵军;数值天气预报资料同化关键技术及并行计算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王广杰;风云二号卫星风的四维变分资料同化技术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17年
2 王文星;基于WRFDA的静止轨道模拟微波观测资料同化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3 龚俊强;ATOVS微波资料同化对台风“鲶鱼”(2016)预报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4 周林帆;西安地区一次强降水的资料同化及下垫面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5 张力;气象卫星微波大气观测资料三维变分同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6 张少婷;雷达和卫星资料同化在一次华南暴雨预报中的应用[D];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7 岳欣健;大尺度约束下雷达资料同化的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8 方雪;江淮流域强对流天气的Z-R关系统计及其在雷达资料同化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8年
9 崔丽曼;云迹风资料同化的比较试验[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10 王珏;地面资料同化方案设计[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11 王栋梁;四维变分资料同化系统中降水参数化的伴随方案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2年
12 付辰龙;风云三号卫星成像仪资料反演与同化的观测系统模拟试验[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13 范峥;基于LETKF的全球海洋资料同化系统设计及算法加速[D];清华大学;2019年
14 苏万康;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同化在一次强飑线过程数值模拟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1年
15 余意;主成分方法在红外高光谱资料同化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6 杨仁勇;卫星云图资料同化及在暴雨数值模拟中的试验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17 李琳琳;En-3DVAR混合资料同化自适应耦合系数的试验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张妍;天津“三个一”推进智慧气象建设[N];中国气象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黄彬 通讯员 管成功;高分辨率资料同化与数值天气模式攻关团队 匠心打磨自主气象“芯片”[N];中国气象报;2020年
3 记者 郑菲;气象资料同化讲习班举办[N];中国气象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彭莹辉 通讯员 何桢;新课程 新理念 新思路[N];中国气象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若嘉;为智慧气象之火添柴薪[N];中国气象报;2020年
6 本报记者 段昊书;计算机能替代预报员工作吗?[N];中国气象报;2016年
7 韩桂军;第五届全国海洋资料同化研讨会召开[N];中国海洋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