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姚黎明;黄谊;;充气式蓄能器效率的理论和试验[J];液压气动与密封;1988年03期 |
2 |
刘天瑞;;焊接式蓄能器[J];液压气动与密封;1989年01期 |
3 |
孟昭林,解宁,王收军,刘增丽,宋生发,赵连瑞;液压系统长管道噪声的消除[J];液压气动与密封;1996年03期 |
4 |
李南,唐明媚,来福斌;液压系统冗余部件(泵)或蓄能器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液压与气动;2005年02期 |
5 |
贾利国;;蓄能器在液压系统中的节能应用[J];机电工程;2006年05期 |
6 |
邵仁斋;组合机床和自动线的集中液压传动装置[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1984年04期 |
7 |
邱开元;;蓄能器工作容积的计算探讨[J];机床与液压;1984年02期 |
8 |
孙精云;叠加阀液压系统的设计(下)[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1986年01期 |
9 |
邱开元;;气液蓄能器供油系统的辨认与调整[J];机械;1986年01期 |
10 |
沈毅杰;蓄能器平衡回路在 QY11-7×7000 剪板机液压系统中的应用[J];机床与液压;1997年06期 |
11 |
赵琦,刘玉梅,吴晓明;“嵌入式”专家系统在蓄能器及其回路CAD中的应用[J];液压与气动;2004年01期 |
12 |
陶又同;;液压悬挂系统的示功图法模型辨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1985年04期 |
13 |
杨建炯;快速冲放蓄能器的表观多变指数研究[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87年Z1期 |
14 |
杨伟达,何天德,韩宝琦;蓄能器充压过程中气体多变指数的确定及储油量计算[J];吉林林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
15 |
陈照弟,李洪人,王广怀,王大明,程晓忠,曹近齐,王文平,强峰;蓄能器对管路系统压力冲击影响的分析研究[J];液压气动与密封;1999年02期 |
16 |
谢坡岸,王强;蓄能器对管路流体脉动消减作用的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0年04期 |
17 |
王海兰,陆剑波;采用蓄能器吸收压力脉动的回路配置与分析[J];流体传动与控制;2004年02期 |
18 |
孙春耕,吴张永,袁子荣,张自华,钱强;蓄能器在液压系统改造中的选择[J];流体传动与控制;2005年06期 |
19 |
П.И.Дривень,邵仁斋;采用气液蓄能器的自动线液压传动系统的计算[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1983年01期 |
20 |
徐兵,杨华勇
,冉隆林;采用蓄能器的新型液压电梯节能控制系统[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1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