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浦权;;进一步提高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水平[J];中华内科杂志;2006年05期 |
2 |
王志梅,徐建民,邹善华,潘红威;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03年04期 |
3 |
马晓霞
,卫菊
,王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指南[J];世界临床药物;2004年08期 |
4 |
沈琳,金懋林;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复发或转移性胃肠间质瘤[J];中华肿瘤杂志;2004年11期 |
5 |
宋永平;房佰俊;魏旭东;张艳莉;林全德;吕晓东;;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干细胞抗伊马替尼机制的初步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年S1期 |
6 |
顾晋;王林;;伊马替尼治疗耐药的晚期胃肠间质瘤诊治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08年04期 |
7 |
魏辉;王建祥;;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与毒副反应[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年20期 |
8 |
刘双;焦玉燕;毕高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分子靶向治疗[J];山东医药;2010年11期 |
9 |
李斌,张广森,戴崇文,裴敏飞;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患者粒细胞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及对甲磺酸伊马替尼的治疗反应[J];中华医学杂志;2005年07期 |
10 |
Tamborini E.
,Bonadiman L.
,Greco A.
,S. Pilotti,翟惠虹;KIT ATP袋结构域的一个新突变导致胃肠间质肿瘤患者对伊马替尼获得性耐药[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5年02期 |
11 |
马洪兵;邓承祺;;伊马替尼在Ph-的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中的应用[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5年05期 |
12 |
薛志科;金洁;王云贵;倪万茂;;伊马替尼联合高三尖杉酯碱或阿糖胞苷对K562细胞作用的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7年11期 |
13 |
孟凡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J];新医学;2004年07期 |
14 |
王璇;陈岷;胡明;张伶俐;;药物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成本-效果的系统评价[J];华西药学杂志;2009年03期 |
15 |
潘杰;黄河;;伊马替尼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Ph+白血病中的应用[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6年04期 |
16 |
牛家华;王椿;;伊马替尼耐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08年05期 |
17 |
刘红;;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及治疗进展[J];交通医学;2006年02期 |
18 |
秦亚溱,阮国瑞,刘艳荣,李金兰,付家瑜,王卉,常艳,江滨,江倩,江浩,丘镜滢,陈珊珊,陆道培;实时定量RT-PCR监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伊马替尼治疗过程中bcr/abl mRNA水平[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5年01期 |
19 |
李斌;张广森;;伊马替尼治疗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FIP1L1-PDGFRA融合基因变化的动态监测[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6年02期 |
20 |
刘新建;;三氧化二砷联合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五例[J];白血病.淋巴瘤;2006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