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源及其添加模式对钝齿棒杆菌JDN28-75合成L-精氨酸的影响
【摘要】:氮源是微生物过量合成L-精氨酸的重要营养因子之一,不同氮源对钝齿棒杆菌JDN28-75合成L-精氨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铵为合适的氮源.不同初始硫酸铵浓度对JDN28-75产L-精氨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氮源浓度过高或不足,都会使最终L-精氨酸产量有所降低.低浓度的硫酸铵虽然有利于菌体生长,但对L-精氨酸的合成明显不利,同时糖酸转化率也较低;而高浓度的硫酸铵尽管不利于细胞的生长且造成发酵结束时残糖含量过高,却有利于细胞合成L-精氨酸且实际耗糖的糖酸转化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初始硫酸铵浓度为60 g/L时,对JDN28-75菌体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终发酵液中剩余的硫酸铵也较多(大于3
|
|
|
|
1 |
侯文华,周定,王建龙;A.niger2363—2~#产柠檬酸影响因素的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2年06期 |
2 |
成浩,王玉书,杨素娟,王立;茶树悬浮细胞培养儿茶素的产生[J];中国茶叶;1995年04期 |
3 |
赵学明,马红武,黄霄,班睿;氮源浓度对黄原胶流加发酵过程的影响[J];化工学报;1997年02期 |
4 |
王佳玲,付时雨,余惠生,黄秀瑜;氮源浓度和芳香化合物对白腐菌Panus conchatus产木素降解酶的影响[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1997年04期 |
5 |
尹洪波,堵国成,陈坚,伦世仪;赖氨酸发酵工业化研究——赖氨酸流加发酵中氮源浓度的选择及控制模式[J];食品与发酵工业;1999年06期 |
6 |
王淑璠,李元广,李志勇,施定基,茹炳根,张嗣良;转小鼠金属硫蛋白基因集胞藻6803及其野生藻培养[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7 |
李华钟,章燕芳,华兆哲,陈坚;黄孢原毛平革菌选择性合成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J];过程工程学报;2002年02期 |
8 |
宋超先,陈宁,谢玉锋,柴凌云,张克旭;L-亮氨酸产生菌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优化[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年03期 |
9 |
陈惠源,蔡俊鹏,刘江涛;海洋细菌产琼胶酶的条件优化[J];现代食品科技;2005年03期 |
10 |
张忠智;蒋令西;王利涛;雷光伦;;生物多糖代谢产物的调控过程优化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5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