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腓前韧带解剖修复治疗伴有外侧副韧带损伤的外踝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手术修复和单纯石膏固定治疗对外侧副韧带损伤伴有外踝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为外侧副韧带损伤合并外踝撕脱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2017年8月至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治疗的63例外侧副韧带损伤伴有外踝撕脱骨折的患者纳入研究。按照手术方法将纳入患者分为两组,A组33例行距腓前韧带解剖修复手术治疗(根据骨折块大小行固定及切除手术),B组30例行石膏固定治疗。两组治疗后定期随访观察患侧踝关节的疼痛、活动度、行走步态及运动状况等指标,比较并分析二组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外科分会评分(AOFAS)评分及Karlsson-Peterso踝关节功能评分、距骨前移距离。结果 两组VAS评分组间、时间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两组术后6、18个月低于术前,术后18个月低于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Karlsson评分高于术前,且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AOFAS评分组间、时间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1、3、18个月AOFAS评分高于术前,A组术后3、18个月AOFAS评分高于术后1个月,两组术后18个月AOFAS评分高于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术后3、18个月AOFAS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距骨前移距离差组间、时间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两组术后12、18个月距骨前移距离差低于术前,术后18个月距骨前移距离差高于术后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术后12、18个月距骨前移距离差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距腓前韧带解剖修复治疗伴有外侧副韧带损伤外踝撕脱性骨折较保守石膏固定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恢复更快,关节稳定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