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异鼠李素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赵增光  刘应才  
【摘要】:异鼠李素是一种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大量研究发现异鼠李素具有保护心血管、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过敏及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特别是其在心血管保护方面具有扩张血管降血压、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减轻心肌肥厚、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抗血栓形成等多种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辉;刘应才;;槲皮素的心血管保护作用[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01期
2 刘慧芳;刘应才;;醋柳黄酮的心血管保护作用[J];医学综述;2007年07期
3 王玲玲;刘斌;石任兵;涂光忠;;荷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4 张淑敏;曲桂武;解飞霞;邱鹰昆;王培培;;蒲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08年03期
5 杨念云;段金廒;李萍;钱士辉;;金钱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与结构鉴定[J];中国药学杂志;2006年21期
6 彭全材;杨占南;胡继伟;陈文生;李存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鱼腥草中7黄酮的含量[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刘松艳;张沐新;吴月红;杨晓虹;;藜中黄酮类的化学成分[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年01期
8 王斌;李慧梁;汤建;张卫东;;藜芦的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7年05期
9 JanarJenis;G.Sh Burasheva;阿吉艾克巴尔·艾萨;S.K.Usmanova;Zh.A Abilov;;鞑靼滨藜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的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9年05期
10 曾琦华,黄少列;银杏叶超临界CO_2提取条件的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1 王恒;朱瑞罡;谭勇;刘金荣;赵媛;;HPLC测定唐古特白刺中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的含量[J];中成药;2008年12期
12 卢佳;孙成均;叶利明;钱广生;;HPCE测定保健品及中药中的多种黄酮类化合物[J];华西药学杂志;2010年02期
13 鲍美华;肖艳;冷一平;肖海英;徐芳;;异鼠李素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所致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0年06期
14 郭雪微;卢挺;鲍艳江;马力;王竹风;;油菜蜂花粉破壁前后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它营养成分的比较[J];北京中医药;2010年09期
15 李一卓;;仙人掌中黄酮类物质的研究进展[J];饮料工业;2011年02期
16 胡喜兰;程青芳;尹福军;李静;;花果山银杏叶中黄酮化合物的提取与测定[J];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01期
17 丁林芬;郭亚东;吴兴德;马银海;;珍珠菜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J];中成药;2010年05期
18 王飞娟;;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2010年02期
19 吴兵;陈新;张长春;任雪琴;任晓慧;;天然产物中黄酮类化合物抗血小板作用研究进展[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0 张茜;陈璇;白小红;;基于漂浮有机液滴凝固液相微萃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分配系数及含量测定[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海龙;曲丽娜;李莹辉;;模拟微重力下黄酮类化合物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2 尹亮亮;董静;徐英;万乐人;王弘;端裕树;陈世忠;;应用负的ESI-IT-TOF/MS~n方法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的裂解规律[A];第九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大会报告及论文集[C];2007年
3 刘芳;梁瑞芳;李延天;王丽红;;醇法提取锁阳中总黄酮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伍贤进;李胜华;郭文康;;翻白草中黄酮类化合物HPLC指纹图谱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5 杨维;夏杏洲;韩维栋;谌素华;王维民;;响应面法优化白骨壤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A];“食品加工与安全”学术研讨会暨2010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单香丽;刘世熙;曹秋娥;;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离解能和单电子分布间的关系[A];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李蜀眉;塔娜;田维平;;桔皮中抗氧化物质的测定[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7暨第二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夏鹏飞;杨桠楠;张培成;;掌叶萍婆中具有抗炎活性的黄酮苷类化合物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燕志强;杨甲月;徐蕊;秦波;;瑞香狼毒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植物毒性研究[A];2010植物免疫机制研究及其调控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肖萱;纪平元;马端端;郑荣梁;;芦丁对细胞SCE的诱发及对DNA损伤[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学军;系列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以及生物活性评价[D];西北大学;2012年
2 刘国柱;中药中黄酮类化合物全定性分析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梅;杜鹃黄酮类化合物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及诱导子对其含量和相关酶活性影响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4 王菲;软枣猕猴桃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5 包宇;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活性物质的体外模型筛选及抗氧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高蓓;广陈皮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成分及其活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7 杨春蕾;异鼠李素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唐斓;黄酮类化合物和乌头碱代谢机理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9 徐涛;黄酮类活性成分配位色谱分离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10 陈源;金柑等柑橘类果实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纯化及分离鉴定[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甜;荷叶黄酮类化合物分离纯化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茜;液相微萃取在中药黄酮类成分分析研究及其与蛋白结合参数测定中的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王铎;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及抗氧化活性评价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4 孙静;河北香菊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5 刘军;玉米须黄酮类化合物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玫;甘薯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王爱芹;新疆青河沙棘果渣黄酮化合物提取分离及应用[D];新疆大学;2009年
8 吴桂梅;罗布麻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及抗氧化、抗抑郁活性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9 买吾兰江·买提努尔;新疆黄花柳花黄酮类化合物成分及其总黄酮组分的提取工艺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10 王大力;几种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分析及其应用[D];延边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燕 盛雪飞 吴丹 陈健初;柑橘属中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N];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年
2 刘 斌;黄酮类化合物——中药化学(十五)[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刘 斌;黄酮类化合物——中药化学(十六)[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4 刘 斌;黄酮类化合物--中药化学(十四)[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5 ;狗舌草黄酮类化合物对3种肿瘤细胞的药物敏感试验[N];中国医药报;2003年
6 阿胜 编译;小剂量雷米普利无明显心血管保护作用[N];医药经济报;2004年
7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万正煌;橘子越甜越护心[N];健康时报;2009年
8 卢敬叁杨蕾;《食品中营养素标准物质研制》通过鉴定[N];中国质量报;2007年
9 傅德明;醋柳黄酮治疗心脏疾患[N];中国医药报;2000年
10 高拯;红枣食疗功效多[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