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腰椎间盘纤维环损伤程度与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关系

黄荷  马玉桃  廖志辉  冯永辉  叶汉良  赖志寿  
【摘要】: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纤维环损伤程度与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关系。方法根据腰椎间盘造影诱发疼痛进行VAS评分,并对造影后椎间盘破损程度进行分型,然后分析疼痛程度与椎间盘破损程度的关系。结果 17例(30.9%)B型纤维环损伤,18例(32.7%)C型破损的椎间盘造影诱发较明显的腰痛,疼痛评分均在4分以上。9例(16.3%)A型(纤维环未破裂型)不诱发腰痛或诱发轻微疼痛。对纤维环破损程度与VAS疼痛等级的关联性进行分析,采用双向有序分类资料关联性χ2检验,χ2=12.19,P0.005。结论椎间盘源性腰痛有随纤维环破损严重程度而加重的趋势。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侯铁胜,贺石生,赵杰;椎间盘内紊乱症[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2年02期
2 黄荷;马玉桃;廖志辉;冯永辉;叶汉良;赖志寿;;腰椎间盘纤维环损伤程度与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关系[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6期
3 胡永胜;张玉坤;田慧中;黄卫民;沙吾提江;周纲;高小亮;;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疗效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05期
4 梁新军;夏侃;夏仁云;刘延青;;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J];继续医学教育;2007年14期
5 贺奇志;余鸿;邹定全;李铭;张嬴政;周黎明;陈力;蔡璐;;射频热凝加臭氧溶核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J];江苏医药;2010年24期
6 郭林;蔡跃增;;腰椎间盘造影的应用价值[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8年03期
7 李兵;;椎间盘造影在手术治疗盘源性腰痛中的应用[J];微创医学;2008年06期
8 周强;黄小刚;杨明;;腰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前椎间盘造影的临床意义[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年11期
9 刘永征;李成权;徐强;王卫忠;倪德新;;CT引导下椎间盘造影后亚甲蓝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年03期
10 韩松;姜宏;;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年05期
11 梁新军;夏侃;夏仁云;刘延青;;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12 王建;周跃;李长青;张正丰;张年春;;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慢性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初步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9年04期
13 樊嵘;于晓华;;猪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疲劳载荷对椎间盘形态的影响[J];颈腰痛杂志;2009年04期
14 刘林;夏群;董立平;;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15 汤冀强;黄庆森;;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疗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年17期
16 赵志芳;楼肃亮;杨永宏;;PLIF术式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52例疗效分析[J];颈腰痛杂志;2007年06期
17 周强;黄小刚;杨明;龙亨国;张晓龙;;椎间盘造影结合经皮穿刺激光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骨伤;2007年08期
18 刘庆余;陈健宇;梁碧玲;沈君;;无症状志愿者腰椎间盘MRI改变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年02期
19 方国华,欧阳甲;Omnipaque脊髓造影与椎间盘造影不良反应的对比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2年02期
20 欧阳甲,方国华,路继科,韩开南,米吉提;CT椎间盘造影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华骨科杂志;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润;童国海;;腰椎治疗中椎间盘造影的技术应用[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与诊断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9年
2 薄存菊;卢振和;陈金生;黄乔东;刘晓明;;腰椎间盘造影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3 郭晴晴;李荣春;丁得方;;CT引导下臭氧椎间盘造影结合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盘源性腰痛的疗效观察[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张典学;;第八节 椎间盘内电热波纤维环修补术(IDET)[A];《全国颈肩腰腿痛微创技术高级学习班》讲义[C];2010年
5 黄悦;范顺武;施培华;赵凯;;病变椎间盘中神经和血管的长入[A];2004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包梅芳;杜建龙;吴纯西;张芬芬;周哲峰;;椎间盘电热凝术治疗盘源性腰痛临床观察[A];2008年第七次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8年
7 刘延青;;椎间盘源性颈腰痛的微创介入治疗[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2008年世界镇痛日新闻发布会暨全国微创疼痛治疗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8年
8 刘延青;;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c lowbackpain)的诊断和治疗[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六届年会论文摘要[C];2005年
9 张招波;滕晓;;椎间盘造影在多节段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体会[A];2007年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抗癌协会骨软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10 梅芳瑞;;腰椎间盘退变失稳吸收及其他[A];第四届全军腰腿痛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肢残康复护理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旭华;颈椎间盘纤维环成纤维细胞成骨潜能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2 任东风;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动物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3 康辉;椎间盘纤维环交感神经分布特点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发病的相关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4 唐家广;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疼痛机理的基础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5 冯皓宇;人椎间盘细胞外基质蛋白的质谱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张春明;广谱半胱天冬酶抑制剂Q-VD-OPH治疗椎间盘退变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7 李振宙;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8 张宏军;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在大鼠椎间盘炎症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D];浙江大学;2007年
9 吴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可注射型纤维蛋白凝胶TGF-β1移植治疗兔椎间盘退变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熊晓芊;烟酰胺治疗兔椎间盘退变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岳;压力控制性椎间盘造影的试验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2 李延荣;椎间盘造影CT分型在射频消融术治疗盘源性腰痛中的临床意义[D];宁波大学;2010年
3 李雪光;新西兰大白兔纤维环组织在自身椎管内组织学和免疫学改变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4 周建国;一氧化氮对兔纤维环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吴雷;纤维环穿刺法建立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6 邱春;L4-L5腰椎间盘、椎间孔及L4脊神经的解剖学观测及其意义[D];吉林大学;2007年
7 柳万国;影像学评价颈椎过伸性损伤中软组织损伤的可靠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金垚;下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椎间盘损伤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樊嵘;猪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疲劳载荷对椎间盘形态的影响[D];江苏大学;2009年
10 张博;MMP-1及TIMP-2在退变腰椎间盘髓核与纤维环组织的表达及意义[D];桂林医学院;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靖九江;专家细析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病理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张献怀;我国探明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发病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张献怀;椎间盘退变祸起生长因子[N];健康报;2007年
4 阎红;射频热凝治椎间盘突出[N];健康报;2005年
5 邢更彦 陶海;腰痛伴下肢痛:警惕腰椎间盘突出症[N];科技日报;2006年
6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吴敏;1毫升造影剂治下腰痛[N];健康时报;2007年
7 苏传胜;腰椎间盘膨出和突出[N];家庭医生报;2008年
8 徐栋华 穆小苏;青少年腰突症慎行手术[N];健康报;2005年
9 衣晓峰;正确分期:强直性脊柱炎治疗基础[N];中国医药报;2005年
10 张献怀;注射亚甲蓝治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初显疗效[N];科技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