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温昌衍;;石城客话表微标记“哩”[J];中国语文;2011年01期 |
2 |
尹燕飞;;再议扬州方言数量短语后的助词“头”[J];文学教育(下);2011年08期 |
3 |
张鑫;;虚化“他”的主观量表达[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8期 |
4 |
李会荣;;娄烦方言中的虚词“着”和“了”[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5 |
张春泉;马芝兰;;基于受话心理的“有标”元语言[J];语文学刊;2006年20期 |
6 |
王爽;;铁岭方言动词“整”的意义多样性[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9期 |
7 |
洪立三;;对数量短语作谓语归属问题的探讨[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7年05期 |
8 |
吴早生;;安徽旌德三溪话疑问句尾语气词[J];方言;2009年01期 |
9 |
夏静雯;;中韩数量短语对比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25期 |
10 |
李淑娟;“一身冷汗”类短语的再探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
11 |
王跃平;;言语交际与语码转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03期 |
12 |
高雅静;;《醒世姻缘传》中开头“一个”的语义分析[J];科技风;2008年23期 |
13 |
王帅;;双宾语结构中对于数量短语隐现问题的讨论[J];语文学刊;2010年19期 |
14 |
齐力;;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概况[J];科学通报;1955年12期 |
15 |
师为公;铜山方言若干词语探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
16 |
崔荣昌;编地方志中有关方言志的几个问题[J];文史杂志;1986年03期 |
17 |
阿尔斯兰·阿不都拉;现代维吾尔语哈密方言初探[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
18 |
汪彭龄;;略谈伦敦方言的发音[J];常州工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
19 |
黄尚军;蜀方言、麻城话与成都话[J];文史杂志;1992年06期 |
20 |
陈淑静;;平谷方言的两种构词方式[J];方言;1992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