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酒精依赖伴抑郁患者心理干预研究进展

于丹丹  杨雪雯  杨立群  
【摘要】:近年研究发现,酒精依赖患者中抑郁症的患病率显著升高,而抑郁症患者中酒精依赖的发生率也较正常人群显著升高。酒精依赖和抑郁两者的共存给公共卫生和人类健康带来重大影响,而两者的早期发现和干预能显著降低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故酒精依赖伴抑郁这一精神共病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酒精依赖及抑郁的概念、酒精依赖伴抑郁的流行病学现状、相互关系和影响因素及干预方法进行综述,为酒精依赖伴抑郁心理干预提供临床参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李致军;;抑郁症到底要不要吃药?[J];保健文汇;2019年12期
2 张雨哲;郑若怡;;关于认知行为治疗抑郁症与职业发展前景的研究进展[J];甘肃医药;2020年10期
3 曾宪祥;杨德兰;祁文;张皑频;;抑郁症男性患者酒依赖的相关因素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4 唐莉;宋映旭;杨雪;杨俊杰;唐文诚;何淼泉;;抑郁症的蛋白质组学生物标记物[J];四川精神卫生;2022年02期
5 康延海;盛莉;;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年05期
6 崔倩;张雨;邹海欧;;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1年01期
7 徐金国;;分析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年15期
8 刘英豹;;盐酸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心理月刊;2020年03期
9 庞羽;刘爽;;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盐酸度洛西汀对抑郁症患者早期起效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20年22期
10 田佩瑶;;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34期
11 解尧;;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01期
12 褚建平;石晓燕;万伟;杭星;;文拉法辛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06期
13 甄君;孔梅;周绍辉;耿建红;;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1年10期
14 ;美国研究抑郁症有新解 发现有效治疗方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年04期
15 ;母亲患抑郁症可能影响孩子[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3年06期
16 罗护球;初级医疗机构中抑郁症的识别和治疗[J];辽宁医学杂志;2000年06期
17 谭敦民;;怎样远离抑郁症?[J];健身科学;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幸福;叶晨;庞卢伟;;抑郁症的功能性脑显像技术研究进展[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杜巧荣;杨艳茹;姚武斌;;不同程度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比较及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3 马雁冰;郭雅明;;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氟西汀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A];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精神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4 陈炜;;如何认识抑郁症及时识别、积极防治[A];浙江省预防医学会第五届之江公共卫生论坛资料汇编[C];2017年
5 李志清;余世和;覃蔚富;骆慧;;大学生抑郁症体育疗法的个案研究[A];第九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岳卫清;;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A];2005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丁艳;;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头皮针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A];2020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大会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汇编[C];2020年
8 戴春晓;高力舒;张海生;尚玉珊;谢健;;具有自杀倾向抑郁症患者睡眠脑电图变化的对照研究[A];2020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大会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汇编[C];2020年
9 王鹭;;米氮平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伴失眠的效果观察[A];2020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大会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汇编[C];2020年
10 李平;唐波;;抑郁症相关活性分子的活体荧光成像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论文集(一)[C];2018年
11 王纪娟;李平;武传琛;张彦迪;唐波;;抑郁症中臭氧的高灵敏度荧光成像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论文集(一)[C];2018年
12 单团结;陈新涛;;抑郁症的中西医药物治疗进展[A];全国科研理论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五)[C];2020年
13 苏文君;蒋春雷;;抑郁症--从生物标志物到诊断指标、治疗靶点[A];2019中国生理学会学术年会暨张锡钧基金第十五届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学术论文交流会及第十三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9年
14 杨秀岩;韩丽;图娅;于丹洋;翟丽红;;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在抑郁症早期筛查研究中的应用探讨[A];第三届中国中医药民族医药信息大会论文集[C];2016年
15 刘诺;王真真;;非编码RNA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A];第九届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9年
16 魏盛;李自发;宋春红;胡明会;李亚琼;张浩;;基于炎症机制的抑郁症动物模型及其在药物发现中的应用[A];第十四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8年
17 张亚丽;;针刺联合阿戈美拉汀对抑郁症伴失眠的疗效对照研究[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十二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20年
18 张佳佳;张玉;王婷;朱鹏;朱道民;;抑郁症患者嗜睡状况与快感缺失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十二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20年
19 孙越乾;任国平;任洁钏;王群;;癫痫共病抑郁的脑网络[A];第七届CAAE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大会会刊[C];2020年
20 王君;王婷;张玉;朱鹏;朱道民;;抑郁症患者睡眠特征、炎症水平及其相关性研究[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十二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2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西芳;可获取的人体诊断信息关键技术在抑郁症诊疗研究中的应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左智炜;基于多参数磁共振的抑郁症患者大脑结构、功能和铁沉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2019年
3 王丽杰;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方法学研究及其在抑郁症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4 龚亮;抑郁症快感缺失与多巴胺通路基因多态性的脑网络机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5 夏卫萍;首发抑郁症患者TNF-α水平&基因多态性和脑白质微结构改变及其与疗效反应的相关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6 杨力凝;抑郁症的动物模型海马组织系统生物学研究与临床患者认知行为治疗疗效探讨[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7 何宗岭;抑郁障碍情感通路的脑影像学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8 杨勇锋;基于脑网络组图谱的抑郁症精确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9 鲁毅;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脑结构的多模态影像学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7年
10 郭东凯;生物钟蛋白在抑郁症和神经炎症中的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11 廖文象;早发型和晚发型抑郁症患者神经认知与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神经影像学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12 徐金勇;抑郁症的替代治疗与脑神经环路探索[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13 潘俊希;神经递质与抑郁症临床及机制的初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14 李淮周;基于静息态fMRI和DTI的抑郁症认知障碍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
15 张铮;CDK5磷酸化Sirt2参与社交失败诱发抑郁样行为的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16 郭艳艳;miR-30c-5p和miR-3963在抑郁症发生发展中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18年
17 王晓霞;“密集”式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预防抑郁症复发的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18年
18 范惠民;抑郁症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差异性表达miroRNA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19 杨磊;首发抑郁症患者肠道菌群与细胞因子的关联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20 赵国庆;抑郁症患者PRKCB1和INPP4A基因表达及其下游分子BDNF的诊断作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佳;miRNA作为抑郁症诊断分子靶点的可行性研究[D];华侨大学;2020年
2 盛汪淼芷;情绪也会感冒[D];浙江大学;2017年
3 何瑾;抑郁症躯体症状与皮质醇节律改变及其免疫代谢相关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21年
4 毕煜晗;中国及欧洲中老年慢性病与抑郁症的关系[D];郑州大学;2021年
5 万思蔚;抑郁症群体在虚拟社区中的互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21年
6 阚晓倩;抑郁症患者:背靠阴影,向阳而生[D];南京大学;2021年
7 于雯雯;SCIT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功能影响的相关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9年
8 王笑烨;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与抑郁症的共病分析[D];吉林大学;2018年
9 王晓婉;加速rTMS治疗抑郁症的脑连接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10 王小丽;天津市社区人群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D];天津医科大学;2018年
11 张晶;抗抑郁药物对抑郁症患者情绪注意偏向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8年
12 胡旭强;斯奈思—汉密尔顿快感量表中文版测评抑郁症患者的效度和信度[D];浙江大学;2017年
13 王莹;心理类公众号抑郁症报道内容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21年
14 周莹;健康传播视角下《健康报》抑郁症议题的报道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9年
15 周玲;媒体微博抑郁症污名化传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20年
16 马文婷;食欲素在抑郁症发病与治疗中的水平变化[D];济宁医学院;2020年
17 苗静静;抑郁症共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前瞻性记忆损伤特点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20年
18 刘璐;健康传播视域下抑郁症议题的建构与话语研究[D];内蒙古大学;2021年
19 李鑫;框架理论视野下的抑郁症报道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9年
20 陈瑞睿;中国媒体抑郁症话语的内容分析(2000-2018)[D];浙江传媒学院;202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惠婷;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增多[N];河南日报;2006年
2 记者 陈超;肠内有益菌减少易患抑郁症[N];科技日报;2016年
3 本报记者 顾泳;中年人如何摆脱抑郁症[N];解放日报;2013年
4 中国城市报记者 郑新钰;就诊率不足一成 抑郁症需身心同治[N];中国城市报;2021年
5 本报记者 冯叶;“如果我的孩子得了抑郁症”[N];湘潭日报;2020年
6 本报记者 孙燕明;抑郁症需医患及患者家属三方“联盟”治疗[N];中国消费者报;2020年
7 本报记者 朱国旺;抑郁症最终治疗目标:功能康复[N];中国医药报;2016年
8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耿兴敏;摘掉“有色眼镜”,正视抑郁症[N];中国妇女报;2016年
9 本报记者 张旭;安全有效的药物选择助力抑郁症患者早日康复[N];中国医药报;2015年
10 本报记者 涂云林;抑郁症不容小视[N];经济信息时报;2015年
11 李妍 本报评论员;关注抑郁症,且行且珍重[N];重庆日报;2014年
12 记者 司鸶 郭沛然;发病率高就医率低,抑郁症咋这么难治[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13 南方日报记者 曹斯 实习生 黄欢欢 许诺 通讯员 郝黎;抑郁症:它如感冒一样可被控制[N];南方日报;2014年
14 本报记者 孙燕明;抑郁症患者企盼理解关爱[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15 本报记者 王丹红;锻炼提高抑郁症疗效[N];科学时报;2011年
16 编译 融媒体记者 文韬 贾薇薇;风险陡增 抑郁症患者需充分筛查房颤[N];医师报;2022年
17 本报记者 张涛 马忠 杨超;抑郁症不容忽视 现代人更需护“心”[N];宁夏日报;2022年
18 健康时报记者 孔天骄;多地将抑郁症纳入门诊特殊病种[N];健康时报;2021年
19 本报记者 甘晓;阐明“反奖赏中心”抑郁症新机制[N];中国科学报;2021年
20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宇平;我的孩子得了抑郁症[N];中国青年报;202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