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罗西娜的咏叹调演唱探析

吴侠  
【摘要】: <正>1引言在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罗西娜的咏叹调无疑是作曲家馈赠给学习声乐表演的人,尤其是女高音和女中音的珍贵礼物。在歌剧中,罗西娜以鲜明的个性、高难度的声乐技巧、悦耳动听的华丽唱腔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尤其是她演唱的咏叹调《美妙的歌声随风荡漾》,更是成为歌唱家们的保留曲目,以及检验歌手实力的试金石。罗西娜的咏叹调对于这一角色的成功塑造,无论是过去、现在以至将来,对歌剧艺术都具有巨大而深远的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苏艳丽;张胜芳;武少颖;;威尔第和普契尼男高音歌剧演唱风格的比较与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3期
2 林薇;;一曲动人而又高雅的歌——谈歌剧《水仙女》中咏叹调《月亮颂》的创作背景及音乐特点[J];艺苑;2009年10期
3 刘胜;;《像天使一样美丽》的演唱处理[J];内蒙古艺术;2010年01期
4 王莉娜;;略谈歌剧《卡门》及三首女中音咏叹调[J];音乐天地;2008年10期
5 曲歌;;莫扎特歌剧咏叹调中女高音咏叹调初探[J];艺术研究;2010年04期
6 赵芊;;从歌剧咏叹调“香烛燃起”中感受花腔女高音的演唱要求[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10期
7 付俊峰;;歌剧咏叹调的艺术魅力[J];青春岁月;2011年08期
8 汪启璋;;意大利声乐大师西利维斯特里讲课札记[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9 李亚丹;;威尔第歌剧《弄臣》中Rigoletto的咏叹调《Cortigiani vil razza dannata》音乐浅析及演唱提示[J];黄河之声;2010年11期
10 王金媛;;咏叹调《深沉而幽暗的夜晚》赏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1 线颖莹;;《安宁,安宁,我的上帝!》解析[J];电影文学;2009年23期
12 吴侠;;罗西娜的咏叹调演唱探析[J];音乐生活;2011年08期
13 姚云澜;;浅析咏叹调《不知道我自己干了什么》[J];剧影月报;2005年06期
14 武文波;;朱丽叶的咏叹调《我愿生活在美梦中》的音乐分析[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6期
15 武文波;;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咏叹调的音乐与演唱解析[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7期
16 姜淑珍;;浅述欧洲传统歌剧当中的唱段类型[J];音乐生活;2007年07期
17 一言;;玛丽亚·卡拉斯纪念套碟推介 Maria Callas[J];视听技术;2007年09期
18 韩彦婷;;论格林卡歌剧创作的历史地位[J];电影文学;2009年16期
19 牛占国;;论普契尼歌剧男高音咏叹调的艺术特色[J];艺术评论;2010年09期
20 田春华;;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赏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士艾;;生日咏叹调 秋子[A];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C];2010年
2 霍长和;;大气磅礴的英雄史诗——评歌剧《苍原》的音乐[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王歆;;传统与现代的流变,民间与专业的交融——对芬兰当代作曲家诺根和其《第二堪特雷琴协奏曲》的研究与分析[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4 王丹丹;;音乐欣赏课在高等专业音乐学院的定位和特色[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奥拉沃阿兰罗德里格兹;张谦;;古巴的古典音乐传统[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6 晓夜;;从《卡玛林斯卡亚》谈民歌素材在音乐创作中的借鉴与运用[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7 吴建宁;;创作个性与群众观念[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8 高伟;;高师钢琴教学内涵的二维阐释——一种基于音乐审美与文化传承理念的解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甘璧华;;21世纪中国“传统和声教学”的问题与应对[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齐海东;;我是怎样讲授《交响乐欣赏》课的[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立新;论威尔第晚期歌剧男中音声部角色创作的继承与创新[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2 满新颖;中国歌剧的诞生[D];厦门大学;2006年
3 徐文正;我国新时期三部严肃歌剧音乐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4 吴春福;罗忠镕后期现代风格的音乐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
5 邹彦;论古典奏鸣曲式的形成[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6 郭鸣;约翰·科瑞里亚诺管弦乐写作技术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7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8 徐昭宇;演奏型态的分析与音乐意义的追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9 吴粤北;先锋派实验音乐之涅槃[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10 匡君;二十世纪中国民族管弦乐配器中的音色观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杨;咏叹调演唱中的二度创作问题[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2 聂亚平;潜移默化,继承创新[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高艳;论莫扎特歌剧中女高音咏叹调的四种性格类型[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茜;试论歌剧《图兰朵》中“柳儿”和她的两首咏叹调[D];河南大学;2008年
5 何颖;莫扎特的歌剧对美声唱法的贡献[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磊;论威尔第歌剧中男低音咏叹调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D];西安音乐学院;2008年
7 张艳婷;试析真实主义歌剧的两部开山之作[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魏桂珍;对歌剧《参孙与达丽拉》中两首女中音咏叹调的分析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徐伟龙;论咏叹调《贞洁的小屋,向你致敬》的抒情性风格及其诠释[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10 侯芳;罗西尼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人物性格刻画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信纳;歌剧中的唱段[N];音乐周报;2001年
2 刘伟 文学博士;《哎嗨哟》:一曲俗世的咏叹调[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3 张峰;惠普与康柏并购咏叹调[N];科技日报;2002年
4 史君良;张建一——伟大的男高音咏叹调[N];音乐周报;2005年
5 杨爽;民歌,我心中的中华咏叹调[N];文艺报;2004年
6 尹欣;医院为啥竞唱“奢华咏叹调”[N];解放日报;2007年
7 记者 朱立欣;韩溪艺术评论集《车把式咏叹调》出版[N];唐山劳动日报;2007年
8 童成乾;学生作业咏叹调[N];青海日报;2001年
9 卜大炜;令人惊艳的“青春咏叹调”[N];音乐周报;2004年
10 王信纳;歌剧中的唱段(待续)[N];音乐周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