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K3CA基因功能性点突变细胞系的构建和鉴定
【摘要】:为揭示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阳性及阴性头颈癌中PIK3CA突变的致癌分子机制,研发针对PIK3CA突变癌症的靶向药物。通过CRISPR/Cas9系统介导的同源重组机制获得HPV16阳性和阴性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PIK3CA H1047R功能性点突变细胞系,对该点突变细胞系的研究表明,PIK3CA H1047R突变细胞系已构建完成。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基因编辑后的细胞系能够正常表达PIK3CA编码蛋白;RT-PCR测序结果显示,点突变基因能够正常表达;同时,相比于永生化不成瘤细胞,突变后的细胞具有成瘤性并且增殖速度明显加快。功能性点突变细胞系的获得,为进一步揭示PIK3CA突变的致癌分子机制,研发针对PIK3CA突变肿瘤的靶向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
|
|
|
1 |
全韬;;CRISPR/Cas9技术用于细胞系基因敲除效率的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4年12期 |
2 |
苏国庆;王莉;刘玉军;;植物细胞培养中的高产细胞系筛选[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3 |
李俊敏;雍艳红;巩栋梁;冯园;韦璇;何玉林;巨向红;;猪GM-CSF稳定表达细胞系的建立[J];畜牧兽医学报;2017年05期 |
4 |
姜磊;李国勋;李长友;Robert R.GRANADOS;Gary W.BLISSARD;;三株烟草天蛾新细胞系的生长特性及重组蛋白表达[J];昆虫学报;2010年11期 |
5 |
李伟;胥全彬;江其生;刘萱;李平;曹诚;;HeLa/GFP-Plk1/Cherry-H2B稳定细胞系的构建[J];生物技术通讯;2014年01期 |
6 |
;为再生医学提供高通量细胞系表征服务[J];办公自动化;2014年05期 |
7 |
牛德水,邵启全,秦金山,王莉,王大桢;枸杞细胞系的建立及单细胞培养再生植株[J];科学通报;1985年04期 |
8 |
李勇,龙建银,韩本立,王会信,李昆;重组人TGF-β1在NIH/3T3细胞系中的表达及鉴定[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6年06期 |
9 |
颜林;陈佩惠;潘李珍;;体外培养蚊细胞的生长条件及蚊细胞系的建立[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88年06期 |
10 |
张文丽;孔凡虹;贺文艳;李奇;李昊文;董成亚;刘丽;何露;王雅杰;;细胞培养实验中细胞系鉴定及质量控制重要性探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7年01期 |
11 |
杨利平;周爱冬;李红;张文峰;吴艳阳;张健;韩梅;;人TNFAIP1基因在常见细胞系中的表达[J];遗传;2006年08期 |
12 |
王瑛,贾敬芬;沙打旺耐盐细胞系的筛选及特性分析[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9年06期 |
13 |
王雪莲;葛安兴;腾秀志;;人乳头瘤病毒特异性T细胞系细胞冻存后细胞的存活率及功能[J];微生物学杂志;2014年04期 |
14 |
李红;贺志成;刘倩;周建林;;建立可诱导表达TNFAIP1的稳定细胞系[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
15 |
Ana Maria P. Pardo
,Todd Upton,Debra S. Hoover;利用康宁CellBIND界面有效增加LNCaP细胞系的贴壁[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5年04期 |
16 |
郭苗苗;尹鑫;姚秋成;胡哲;王晓钧;;稳定表达马属动物SAMHD1蛋白的U937细胞系的建立及其抗病毒活性初步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7年10期 |
17 |
刘娥娥,王振镒,贾敬芬;小麦耐盐细胞系耐盐性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199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