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冲吸能锚杆(索)的静动态力学特性与现场试验研究
【摘要】:针对冲击危险巷道锚杆支护结构破坏特征及冲击载荷对锚杆–围岩支护系统的特殊要求,设计研发了新型防冲吸能锚杆(索)。基于塑性弯曲理论分析了吸能锚杆(索)的吸能原理,利用自主设计的静–动加载试验系统,进行吸能锚杆(索)的静力拉伸试验与冲击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吸能锚杆(索)在拉伸过程中六角管衬里被挤压变形,同时给摩擦圆柱提供滑移阻力,六角管的管壁厚度、套筒内径及摩擦圆柱直径三者的装配参数对吸能阻力具有重要影响;无论是静力拉伸还是冲击拉伸,吸能锚杆(索)的轴力–位移曲线均存在轴力初始增长、轴力平稳和轴力突增—平稳3个阶段;在轴力平稳阶段内锚杆杆体基本处于弹性状态,摩擦滑移结束后,锚杆杆体开始受力屈服;吸能结构在吸收能量的同时很好的延迟或减缓了锚杆杆体受力屈服。与普通锚杆相比,吸能锚杆(索)具有良好的"自保护性"与"冲击适应性"。现场试验表明,吸能锚杆(索)能够有效削弱冲击能对巷道围岩的作用。
|
|
|
|
1 |
黄春曼;李慧敏;;车辆碰撞及吸能材料结构研究进展综述[J];装备制造技术;2012年01期 |
2 |
贾福音,杨华,毕少华,蔡善海,岱贞海,张宝林,朱子星;托罐式吸能防撞梁[J];煤矿机械;2001年05期 |
3 |
吴义富;顾红军;阳波;;植物秸秆吸能缓冲特性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6年03期 |
4 |
程群峰;许亚洪;廖建伟;方征平;益小苏;;引发机制对复合材料波形梁吸能性能的影响及其破坏形貌分析[J];复合材料学报;2008年01期 |
5 |
刘瑞同,林建平,王鑫伟;复合材料对称元件的缓冲吸能性能研究[J];热固性树脂;2004年03期 |
6 |
张伟;郑鹏飞;刘陈;高原;;动态冲击荷载作用下橡胶材料吸能率分析[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2年05期 |
7 |
赵统武;应力波法测试凿岩机冲击能量系统中吸能装置的研究[J];矿冶工程;1987年02期 |
8 |
贺成红;张佐光;李玉彬;孙志杰;;复合材料的冲击吸能与动态黏弹特性[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
9 |
潘一山;马箫;肖永惠;李忠华;;矿用防冲吸能支护构件的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J];实验力学;2014年02期 |
10 |
李剑峰;;柔性缓冲吸能式挡车装置[J];煤矿机械;2008年03期 |
11 |
孙志林;林瑞波;荆建宽;张振林;;应力波法测量冲击能的吸能单元结构设计[J];建井技术;2011年03期 |
12 |
李剑峰;;柔性气动缓冲吸能式挡车装置[J];凿岩机械气动工具;2007年01期 |
13 |
曹寄梅;赵卫东;刘朝红;黄文宏;;深孔爆破孔底充填缓冲吸能材料减震试验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
14 |
吴进;程和法;黄笑梅;张燕瑰;胡志君;;变质处理及热处理对泡沫铝合金压缩吸能性的影响[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1年04期 |
15 |
黄建城;王鑫伟;;薄弱环节对复合材料吸能元件轴向压溃性能的影响综述[J];船舶力学;2011年08期 |
16 |
谢志民,万志敏,杜星文;复合材料管的缓冲吸能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1999年02期 |
17 |
孙凯;翟春香;;斜巷防跑车装置吸能器设计研究[J];煤;2012年05期 |
18 |
王冬梅;;瓦楞复合材料静态压缩吸能性能研究[J];包装工程;2007年12期 |
19 |
陈永刚,益小苏,许亚洪,唐邦铭,张子龙;Carbon-Epoxy圆管件的静态吸能特征[J];航空学报;2005年02期 |
20 |
李剑峰;;柔性缓冲吸能式挡车装置[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