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青藏铁路块石护坡温度场及路基冷却作用机理分析

吴青柏  于晖  蒋观利  刘永智  
【摘要】:主要通过非正线实体工程试验段块石护坡层内热量传递过程监测,对块石护坡结构冷却路基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块石护坡结构具有隔热保温和空气自然对流效应。随着气候条件昼夜温差和季节性温度变化,块石护坡层内隔热保温和自然对流效应表现出了昼夜、季节性交替组合过程,这一交替组合过程引起了块石护坡层内热量传递过程变化,从而影响块石护坡下部多年冻土热状态。路基下部土体热状态分析表明,块石护坡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路基下部土体温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阴法唐;;青藏铁路建设的决策[J];党建;2010年01期
2 李国玉;李宁;马巍;;高温冻土区新型复合护坡降温机制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01期
3 刘峰;;青藏铁路典型冻土湿地断面路基稳定性分析[J];山西建筑;2010年05期
4 祁会芳;王世宇;孙东晓;;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水工保护设计浅谈[J];山西建筑;2010年05期
5 白家风;龙珍;;青藏铁路岩盐路基填筑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0年02期
6 ;通信信号信息专业现行铁路工程建设标准、标准设计(通用参考图)目录[J];铁道通信信号;2010年02期
7 刘世海;冯玲正;许兆义;;青藏铁路格拉段高立式沙障防风固沙效果研究[J];铁道学报;2010年01期
8 邢红霞;;青藏线GSM-R无线机车信号系统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卜庆华;;中国式铁路 快速流动的风景[J];地图;2010年01期
10 徐学燕;马元顺;李治国;;季节冻土区路堤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巍;张鲁新;吴青柏;;利用不同块石路堤结构调节其下伏冻土不均匀温度场的作用研究[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施红生;赵亚林;邱永祥;;青藏铁路旅客列车富氧技术条件研究[A];中国铁道学会2008年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一等奖论文[C];2009年
3 李耀增;周铁军;姜海波;;青藏铁路格拉段野生动物通道利用效果[A];中国铁道学会2008年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一等奖论文[C];2009年
4 杨忠民;;构建绿色铁路交通 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A];中国铁道学会2008年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一等奖论文[C];2009年
5 刘厚健;程东幸;俞祁浩;刘志伟;张建明;段毅;;青藏直流联网线路与并行道路的冻土工程比较及主要成果[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杨印海;熊治文;薛春晓;;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坡面植被修复研究[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杨印海;熊治文;唐渭;;青藏铁路建设期和运营期环保措施[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牛怀俊;;青藏铁路冻土区路基填料及地基土研究[A];Recent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on Permafrost Engineering and Cold Region Environment--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rmafrost Engineering[C];2009年
9 宋彬;;青藏铁路旅客列车用真空集便系统设计[A];2009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胶济客运专线相关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汪双杰;章金钊;陈建兵;;青藏高速公路建设关键技术问题[A];Recent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on Permafrost Engineering and Cold Region Environment--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rmafrost Engineering[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段东明;青藏铁路唐古拉山区冻土湿地路基稳定性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李永强;青藏铁路运营期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状态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沈宇鹏;青藏铁路安多段多年冻土斜坡路基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4 原思成;青藏铁路冻土区典型地段路基变形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5 马辉;片碎石护坡结构维持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稳定的作用机理和适应性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6年
6 张玉玲;大型铁路焊接钢桥疲劳断裂性能与安全设计[D];清华大学;2005年
7 江亦元;高原多年冻土隧道施工技术及工艺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8 黄明奎;青藏铁路粒径改良路基试验及温控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5年
9 潘卫东;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热稳定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哲;青藏铁路对青藏高原旅游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2 齐莹爽;青藏铁路新闻报道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郭洁;青藏铁路运营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张志华;青藏铁路冻土路基安全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薛峰;青藏铁路片石护坡路基变形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赵文杰;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安多试验段斜坡路基稳定性研究与工程处理对策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吴玉兰;青藏铁路应急救援系统信息共享机制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孙涛;青藏铁路应急救援指挥系统救援资源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许国光;青藏铁路安多段片石通风路基形态与温度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尚迎春;青藏铁路冻土地温的自动检测系统与建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欧世金 欧灿 毛俊;十年,我们播种我们收获[N];解放军报;2010年
2 刘孟全;藏汉血融 大爱不朽[N];解放军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陆娅楠;西部十年再腾飞[N];人民日报;2010年
4 记者 江国成 安蓓 齐中熙;西部新地标:铭刻十年奋斗历程[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闫冬;融入绿色理念的电站工程“奇葩”[N];国家电网报;2010年
6 ;大事十二件 件件得民心[N];酒泉日报;2010年
7 记者 宋时飞;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苏民;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N];经济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李田生;青海看得长远走得坚定[N];西部时报;2010年
10 记者 吕鸿 章念生;李克强参观瑞士企业并会见跨国公司企业家[N];人民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