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成矿特点及元素赋存形式
【摘要】: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世界上中重稀土的主要来源,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的江西、广东、福建、湖南、广西、云南等地,而在世界其他地区鲜有见到。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矿体赋存于母岩形成的风化壳中,大多数情况下,风化壳的稀土元素模式由母岩继承而来,母岩特征因此对成矿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此外,外生条件如亚热带气候、低洼缓坡地形、充足的降雨量和地下水等也对成矿有着重要影响。自风化壳上部向下,随着土壤水pH值的增加和氧化还原条件的改变,稀土元素在全风化层下部和半风化层中被黏土矿物固定,此过程中,物质(主要元素)的移除和淋溶-沉积动力学是风化壳中稀土元素富集的主要机制。一般认为离子吸附型矿石中的稀土主要存在于高岭石等黏土矿物中,而稀土元素在单个矿物中的赋存形式不清楚。近年来有同步辐射试验表明,稀土元素在高岭石中既以8或9配位的水合自由离子形式作为外层络合物吸附于高岭石表面,也可以内层络合物形式与黏土矿物表面Al-O、Si-O键结合或与黏土矿物边缘位置结合。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成矿特点和稀土元素的赋存形式的研究是指导找矿与进一步高效、环保资源利用的基础,于世界尖端科技产业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
|
|
|
1 |
赵燕;;龙门石窟岩石中水份赋存形式浅析[J];冶金与材料;2021年04期 |
2 |
张嵩松;;安徽省玢岩型铁矿中钴赋存形式的分析流程[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1年05期 |
3 |
王鹤年;储同庆;;金的赋存形式及其有关地球化学问题[J];矿物岩石;1982年01期 |
4 |
陶正章;;元素赋存形式学术讨论会在成都市举行[J];矿物岩石;1981年05期 |
5 |
吴澄宇;卢海龙;徐磊明;侯磊;;南岭热带—亚热带风化壳中稀土元素赋存形式的初步研究[J];矿床地质;1993年04期 |
6 |
曾庆友;林忠良;潘世语;彭蜀涛;;江西松树岗云英岩化花岗岩型钽铌矿石矿物组成及赋存形式[J];矿产勘查;2021年08期 |
7 |
何耀宗;伴生元素赋存形式研究的几种数理统计方法[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78年03期 |
8 |
姚林波,高振敏,杨竹森,龙洪波,叶先贤,王明再;渔塘坝独立硒矿床中硒赋存形式的电子探针分析研究[J];矿物学报;2001年01期 |
9 |
刘英俊,张景荣,陈骏;柿竹园钨钼铋锡(铍)矿床的矿物学和成矿元素的赋存形式[J];矿物学报;1983年04期 |
10 |
喻祥芬,张德琼,杨启顺;锡石中铌钽赋存形式的研究[J];地球化学;1976年01期 |
11 |
康明;岳长成;;内蒙古西山湾羊场银多金属矿床银的赋存形式及成矿机理[J];岩石学报;2020年11期 |
12 |
周乐生,郑开旗,俞建长;福鼎银硐铅锌矿床中银的分布和赋存形式及矿床成因探讨[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
13 |
王浩锋;刘波;薛文浩;王伟;胡国祥;;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判断铀元素的赋存形式[J];西部资源;2018年02期 |
14 |
Г:Н·Ватурин;陈邦彦;;大洋海山铁锰结壳中钼、铊、碲的赋存形式[J];海洋地质动态;2008年05期 |
15 |
朱笑青,王中刚,陈福;贵州丫他微细浸染型金矿床金的赋存形式与矿床成因的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2000年03期 |
16 |
许德伟,任德贻,赵峰华,张军营;煤中铬的研究现状[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8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