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昆仑布伦阔勒岩群中泥质高压麻粒岩的岩石学、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摘要】:西昆仑的深变质岩类主要发育于布伦阔勒岩群之中,其中的高压麻粒岩是西昆仑造山带中目前已知的变质程度最高的岩石。本文以其中的泥质高压麻粒岩为研究对象,结合岩相学、相平衡模拟以及锆石年代学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其峰期变质矿物组合蓝晶石+石榴石+钾长石,是典型的泥质高压麻粒岩岩石组合。根据相平衡模拟估算,高压麻粒岩相峰期变质的温压条件高于850℃及1.4GPa,退变质的温压条件约为650℃和0.6GPa。SHRIMP U-Pb锆石定年结果显示泥质高压麻粒岩记录了两期变质,第一期暗色变质锆石年龄为ca. 185Ma,代表岩石从高压麻粒岩相峰期变质退变至近固相线阶段的年龄;第二期亮色变质增生边年龄为ca. 166Ma,代表后期退变质年龄;而高压麻粒岩相峰期变质时代应在200~185Ma之间。高压麻粒岩的变质条件、顺时针的P-T轨迹及锆石年代学的结果指示了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的碰撞造山事件(ca. 200~166Ma)。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推断在西昆仑山内存在一条中生代的中-高压变质带,这条变质带代表了古特提斯洋关闭塔里木与羌塘地块碰撞拼合的位置。
|
|
|
|
1 |
郭秉成;郭婧;孙振洲;崔丽萍;;兴和岩群二辉麻粒岩中超贫磁铁矿的赋矿特征[J];西部资源;2011年05期 |
2 |
夏蒙蒙;胡娟;胡道功;刘晓春;;海南岛发现榴辉岩-高压麻粒岩组合[J];地质通报;2019年10期 |
3 |
王伟;魏春景;王涛;娄玉行;初航;;中国阿尔泰造山带泥质麻粒岩的确定及地质意义[J];科学通报;2009年07期 |
4 |
贾和义,刘颖璠,张志祥,高宝明;内蒙古中部太古界乌拉山岩群变质作用特征[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
5 |
黄小龙,徐义刚,储雪蕾,张鸿祥,刘丛强;华北地台部分麻粒岩地体及包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1年03期 |
6 |
李江海,翟明国,钱祥麟,郭敬辉,王关玉,阎月华,李永刚;华北中北部晚太古代高压麻粒岩的地质产状及其出露的区域构造背景[J];岩石学报;1998年02期 |
7 |
陈绍海,张国辉,周新华,孙敏,冯家麟,谢漫泽;汉诺坝玄武岩中麻粒岩类捕掳体的岩石学特征[J];岩石学报;1998年03期 |
8 |
樊祺诚,刘若新;汉诺坝玄武岩中高温麻粒岩捕掳体[J];科学通报;1996年03期 |
9 |
S.L.Harley;刘永祥;;麻粒岩成因:变质观[J];世界地质;1991年02期 |
10 |
S.M.Naqvi;戴文志;;印度东部高趾山脉麻粒岩带的岩石地层年代的演化[J];世界地质;1991年01期 |
11 |
杨春亮;;麻粒岩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J];国外前寒武纪地质;1992年04期 |
12 |
万汉钟;;河北省平泉一带麻粒岩的某些岩石学特征[J];中国区域地质;1985年02期 |
13 |
万汉钟;;麻粒岩概论[J];中国区域地质;1987年02期 |
14 |
首钢地质勘探公司地质科长春地质学院地勘系联合研究组;麻粒岩研究评述[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77年04期 |
15 |
王国富;;麻粒岩特征与分类命名刍议[J];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79年02期 |
16 |
A. F. Wilson;王凤桐;;关于澳大利亚太古代和元古代麻粒岩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背景的详细比较[J];国外前寒武纪地质;1981年04期 |
17 |
周喜文,魏春景,耿元生,张立飞;胶北栖霞地区泥质高压麻粒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科学通报;2004年14期 |
18 |
邵济安;魏春景;;内蒙古东部早中生代麻粒岩捕掳体的岩石学及其构造意义[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年08期 |
19 |
徐德明;马大铨;张业明;谢才富;;琼中麻粒岩的成因及地质意义[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