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阿拉善地块性质和归属的再认识

张建新  宫江华  
【摘要】:阿拉善地块被认为是一个前寒武纪微陆块,其归属和演化历史长期存在争议。一部分学者认为其为华北克拉通的组成部分,是华北克拉通的西延;一部分学者认为与扬子或塔里木克拉通具有亲缘性;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具有独立的地质演化历史。本文综合近年来阿拉善地块的研究进展,结合我们新的研究资料,梳理了阿拉善地块自新太古代到显生宙的岩石组成、构造热事件及年代格架,得出以下主要认识:1)阿拉善地块的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记录了2.7~3.0Ga陆壳生长、~2.5Ga TTG岩浆-变质事件,2.0~2.3Ga岩浆事件,以及1.9~1.95Ga和1.80~1.85Ga两期重要的变质事件,具有与华北克拉通相似的岩石组成和地壳演化历史;2)阿拉善地块发育与华北克拉通相似的中-新元古代沉积岩系,其碎屑锆石具有来源华北克拉通本身的物源区特征,反映出阿拉善地块直到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仍可能是华北克拉通的一部分;3)阿拉善地块显生宙的多期岩浆-构造-变质事件可能主要是中亚造山带早古生代以来造山作用的响应,而不是阿拉善地块与华北克拉通碰撞的产物。从奥陶纪到早二叠世,阿拉善地块可能处在古亚洲洋向南俯冲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4)河西走廊-贺兰山南部早古生代沉积岩系(大黄山群和香山群)不属于阿拉善地块,而是祁连造山带的组成部分,其碎屑锆石组成和代表的物源特征不能作为阿拉善地块与华北克拉通在早古生代彼此分离的证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牛鹏飞;曲军峰;张进;张北航;赵衡;;阿拉善地块东部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性质及归属[J];岩石矿物学杂志;2022年02期
2 宫江华;张建新;王宗起;于胜尧;王东升;;阿拉善地块晚奥陶世—石炭纪的构造演化历史——来自北大山地区多期岩浆-变质-变形事件的约束[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8年05期
3 俞晶星;;阿拉善地块南部构造活动及其对周边地块相互作用的响应[J];国际地震动态;2017年12期
4 郑荣国;李锦轶;肖文交;刘建峰;吴泰然;;阿拉善地块北缘恩格尔乌苏地区发现志留纪侵入体[J];地质学报;2016年08期
5 吴泰然;何国琦;;内蒙古阿拉善地块北缘的构造单元划分及各单元的基本特征[J];地质学报;1993年02期
6 宫江华;张建新;王宗起;于胜尧;王东升;张晗;;阿拉善地块北大山地区两类辉长岩的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及地球化学特征——对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启示[J];地质学报;2018年07期
7 王增振;陈宣华;邵兆刚;李冰;丁伟翠;张义平;王永超;张垚垚;徐盛林;秦翔;;甘肃龙首山—合黎山晚志留世—早泥盆世花岗岩类的成因及其对阿拉善地块西南缘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的约束[J];地质学报;2020年08期
8 许淑梅;冯怀伟;李三忠;李萌;;贺兰山及周边地区加里东运动研究[J];岩石学报;2016年07期
9 于锴;武磊;王二腾;郭志昂;王赟;王金荣;;阿拉善地块南缘古生代花岗岩类研究进展[J];甘肃地质;2021年02期
10 罗军;云金表;何治亮;李天义;宋海明;;内蒙古查干凹陷毛11井发现中元古代晚期变质岩:锆石U-Pb定年证据[J];中国地质;2018年03期
11 罗志波;杨学明;王佳奇;张艳国;韩杰;;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查干德日斯超贫磁铁矿地质、磁异常特征:对阿拉善地块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资源前景的指示[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年16期
12 夏时斌;王绪本;闵刚;胡元邦;李德伟;孔凡涛;蔡学林;;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造山带至阿拉善地块壳幔电性结构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9年03期
13 王广耀;张玉亭;;斜切塔里木、阿拉善地块的北山裂谷[J];中国区域地质;1984年02期
14 王凯垒;张家兴;张学萌;李会恺;郑乐;倪锁阳;李敬华;孙万林;王齐;;阿拉善地块北缘西段雅布赖岩体暗色微粒包体的岩浆混合成因[J];地质论评;2020年01期
15 焦建刚;马泽民;鲁浩;高栋;张国鹏;邵乐奇;;阿拉善地块南缘野芨里镁铁-超镁铁质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7年05期
16 刘昆鑫;王金荣;赵斌斌;翟新伟;代俊峰;;阿拉善右旗腰泉片麻状花岗岩年代学及构造意义[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1条
1 韩静;詹艳;孙翔宇;孙建宝;包雨鑫;;阿拉善地块和鄂尔多斯西北缘接触区深部结构大地电磁探测研究[A];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五)—专题四十三:海洋地球物理、专题四十四:海啸及海啸预警研究、专题四十五:电磁地球物理学研究应用及其新进展[C];2020年
2 崔月菊;李新艳;仵柯田;;2015年4月15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M_S5.8地震前后CH_4和CO变化[A];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8年
3 张亚波;王月飞;胥欢;刘斌;;阿拉善北缘石炭纪火山岩地质特征与找矿[A];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7年
4 郑文俊;张培震;俞晶星;郑德文;王伟涛;张会平;张竹琪;;阿拉善地块南缘的构造活动与青藏高原向北东扩展[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52:青藏高原及邻区新生代构造论文集[C];2014年
5 张建军;王涛;Antonio Castro;张磊;史兴俊;童英;张招崇;郭磊;;阿拉善地块北部二叠纪花岗岩从浆源区到定位的多阶段岩浆混合成因及构造背景[A];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五)——专题10:深部地幔物质成分与结构探测、专题11:花岗岩成因与大陆地壳演化[C];2016年
6 薛硕;凌明星;刘玉龙;张红;孙卫东;;阿拉善地块西南缘埃达克岩成因及地球化学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C];2017年
7 但卫;李献华;王强;刘宇;;阿拉善地块的二叠纪花岗岩:对阿拉善酸性火成岩省地壳生长的启示[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41:花岗岩大地构造论文集[C];2014年
8 胥欢;闫海卿;刘斌;;阿拉善北缘古亚洲洋闭合时限讨论——来自拐子湖岩体的证据[A];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9 张丽琪;张宏飞;;碰撞后背景岩石圈拆沉作用:来自北祁连到阿拉善地块南缘早古生代花岗岩类的证据[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C];2017年
10 王铭浩;倪四道;;基于波形的门源地震序列震源位置测定研究[A];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七)——专题54:地震物理过程、专题55:智慧地球物理[C];2017年
11 石玉涛;高原;;海原断裂带及其两侧地震各向异性特征[A];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六)——专题51:高压实验与计算地球科学、专题52: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组成、结构特征和动力学过程、专题53:壳幔介质地震各向异性[C];201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素娟;阿拉善地块东北缘变质变形研究及其大地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4年
2 张建军;阿拉善地块北部二叠纪花岗岩类成因及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宫江华;西阿拉善地块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组成、性质、年代格架及归属[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
4 田荣松;阿拉善地块北缘晚古生代构造演化[D];南京大学;2021年
5 俞晶星;阿拉善地块南部构造活动及其对周边地块相互作用的响应[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6年
6 詹艳;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深部电性结构及构造涵义[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8年
7 赵凌强;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三维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及其地壳变形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20年
8 张进;陕甘宁地区古生代以来的构造及演化特征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马泽民;阿拉善地块南缘北大山地区下盐滩岩体岩石成因与地质意义[D];长安大学;2019年
2 王毛毛;阿拉善海森楚鲁片麻岩、阿尔格林台山岩体的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3 霍雨佳;阿拉善北大山乌布日布特地区晚古生代侵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4 苏静;阿拉善地块龙首山岩群碎屑锆石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D];兰州大学;2017年
5 艾米尔丁·艾尔肯;阿拉善地块东北缘狼山地区晚古生代—三叠纪构造演化[D];南京大学;2019年
6 李玉琼;阿拉善地块北金塔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7 王栋;阿拉善与华北地块晚古生代构造关系—来自沉积和物源方面的约束[D];西北大学;2019年
8 李萌;早古生代阿拉善地块的亲缘性[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9 张伟;阿拉善地块北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演化过程[D];兰州大学;2014年
10 黄堯燊;阿拉善地块珠斯楞-杭乌拉山与霍尔森火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研究[D];兰州大学;2020年
11 宋嘉佳;阿拉善地块北部雅干断裂带周缘晚古生代花岗岩体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12 孙强;内蒙古阿拉善南部地区变质岩特征与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13 宁权飞;阿拉善地块南缘野芨里钛磁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D];长安大学;2017年
14 王见荥;重磁勘探在内蒙阿拉善某地区的综合应用与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15 刘昆鑫;阿拉善地块中元古代—早古生代地壳演化[D];兰州大学;2014年
16 冷馨;阿拉善地块北大山地区晚古生代岩浆活动与构造意义[D];长安大学;2020年
17 王晟宇;内蒙古阿拉善地块北缘石炭系本巴图组地质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8 顾贵龙;阿拉善地块西南缘早中生代花岗岩成因及构造背景的初步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19 徐东卓;内蒙古阿拉善地块中北部地区基性岩的岩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20 程先钰;阿拉善地区含金黑色岩系岩石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