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哈盆地早二叠世玄武岩原始岩浆性质:来自熔融包裹体成分的制约
【摘要】:东天山地区的二叠纪玄武岩沿着区域的北东东向断裂呈脉状分布,吐哈盆地玄武岩的40Ar-39Ar坪年龄为298.2±3.8Ma,为早二叠世,与前人的玄武岩年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可能与东天山地区二叠纪岩浆铜镍矿床镁铁-超镁铁岩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吐哈玄武岩的主微量成分显示其为岛弧拉斑、大陆弧玄武岩,轻稀土富集和Nb、Ta负异常,指示源区可能经历过俯冲作用的改造。吐哈盆地二叠纪玄武岩含有新鲜的橄榄石和长石斑晶,橄榄石斑晶中熔融包裹体较发育。熔融包裹体为玻璃质、气相和玻璃质、气相、固相两种类型。包裹体中不透明矿物主要为磁铁矿,说明捕获包裹体时岩浆的氧逸度和Fe含量较高。熔融包裹体分为高MgO和低MgO含量两种。高MgO含量的包体同时具有低SiO_2、低微量和稀土元素含量的特征,可能为地幔高部分熔融的产物,且经历过深部演化程度较弱。该高MgO熔体的微量元素显示Nb、Ta亏损的特征,具有N-MORB特征的微量和稀土元素分配模式,预示该熔体为受到俯冲交代的地幔熔融形成。熔融包裹体相对玄武岩具有低的Th和Ta含量、相对弱的Nb和Ta的负异常的特征,指示熔融包裹体的成分经受改造程度低于玄武岩,暗示可能为经历过较少后期作用改造的相对原始的熔体。熔体中Cu含量(12.4×10~(-6)~299×10~(-6))在正常玄武质岩浆含量范围内,而Ni含量(236×10~(-6)~697×10~(-6))高于高镁溢流科马提岩和洋中脊玄武岩。该Cu、Ni含量略显解耦的熔体可能代表了经历过深部少量的硫化物熔离,带走小部分Cu和Ni等成矿元素之后所捕获的岩浆。如果将该熔体视为东天山地区二叠纪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母岩浆,该母岩浆中Ni含量相对较高可能是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中矿石的Ni/Cu比值大多大于1.0的主要因素。
|
|
|
|
1 |
;怎样区分原生、次生、假次生包裹体?[J];地质与勘探;1977年01期 |
2 |
G.J.罗萨斯科
,汤福奎;激光激发拉曼光谱在矿物气液包裹体中各个相的不打开部分分析中的应用[J];地质地球化学;1978年05期 |
3 |
单林;;熔融包裹体的特征及其测温方法的研究[J];抚州地质学院学报;1979年01期 |
4 |
李秉伦;研究矿物中气液包裹体的问题[J];地质科学;1981年02期 |
5 |
单林,张文智;熔融包裹体的特征及其测温方法的研究[J];地质科学;1981年02期 |
6 |
余平;使用Gandolfi X-射线技术鉴定液包裹体的子矿物[J];地质与勘探;1983年08期 |
7 |
卢焕章;;国外包裹体研究的进展[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1984年02期 |
8 |
卢焕章;;热力学在包裹体研究中的应用学习班在武汉地质学院举办[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1984年04期 |
9 |
卢焕章;包裹体研究的现状[J];中国地质;1985年07期 |
10 |
张德义;侯连珍;;激光显微光谱法测定矿物包裹体成份[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1985年01期 |
11 |
施继锡,李本超,傅家谟,刘德汉,彭平安;有机包裹体及其与油气的关系[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7年03期 |
12 |
施继锡,兰文波;国外有机包裹体研究的某些进展[J];矿物学报;1994年04期 |
13 |
单强,牛贺才;扫描电镜-能谱在单个包裹体物质组成研究中的应用[J];岩石学报;2000年04期 |
14 |
危国亮;张小芹;席翔涛;杜建平;;有机包裹体及其研究方法[J];吐哈油气;2000年04期 |
15 |
卢铁城,林理彬,朱居木;人工金红石单晶体中包裹体结构分析[J];无机材料学报;2001年01期 |
16 |
R H Goldstei
,宋召君;从气液包裹体中得到的古环境线索[J];海洋地质动态;2002年02期 |
17 |
张恩,彭明生;优化处理的红、蓝宝石中包裹体的变化和应用[J];矿产与地质;2002年01期 |
18 |
赵厚银,王延斌,邵龙义;有机包裹体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
19 |
彭卓伦,彭明生;缅甸硬玉中的包裹体[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20 |
王强,徐志明,付晓文,朱兆军,林峰;有机包裹体分析方法进展及其问题和思考[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