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漫塔格白干湖-戛勒赛钨锡矿带石英脉型矿石流体包裹体及氢氧同位素研究
【摘要】:对祁漫塔格白干湖-戛勒赛钨锡矿带石英脉型矿石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特征研究表明,包裹体类型主要分为富液相两相包裹体、含CO2、CH4三相包裹体及单相H2O溶液包裹体3种类型,前2类为原生包裹体,与成矿关系密切;富液相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为220~260℃,盐度为0.88%~20.82%NaCleqv,流体的总密度为0.72~1.06g·cm-3,液相成分主要是水溶液,气相成分含有部分CO2及CH4;含CO2、CH4三相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峰值为260~280℃,盐度为6.63%~15.21%NaCleqv,流体的总密度为0.60~0.91g·cm-3,气相成分以CO2、CH4为主,次为H2S、N2及少量的H2;液相组分以H2O为主,次为CO2及少量的CH4、H2S。各矿区石英脉型矿石的δ18OH2O为4.02‰~6.32‰,δD为-75.5‰~-42.8‰,均显示出岩浆水的特征。总体而言,石英脉型矿体的初始流体主要来自酸性岩浆热液,为中高温(220~280℃)、中盐度(10%~14%NaCleqv)、低密度的NaCl-H2O-CO2体系。钨锡成矿与区内加里东期岩浆作用密切相关,石英脉型矿石形成时流体处于不均匀的状态,成矿流体不混溶作用以及温压条件、pH、Eh、fO2、fS2等的变化是石英脉型钨锡矿沉淀的主要原因。
|
|
|
|
1 |
时友东,尹占军,孙兴友;新疆东昆仑白干湖钨锡矿床矿段地质特征[J];吉林地质;2004年04期 |
2 |
王恩德,孙丽娜;半宽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因讨论[J];辽宁地质;1996年01期 |
3 |
李宏茂,刘忠,时友东,王速,王正科;新疆东昆仑白干湖钨锡矿床地质特征[J];地质与资源;2005年01期 |
4 |
刘子峰;崔雅茹;魏微;;新疆东昆仑白干湖钨锡矿床地球化学特征[J];吉林地质;2007年04期 |
5 |
翟建平,胡凯,陆建军;山东乳山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J];地球化学;1995年S1期 |
6 |
朱华平,李虹,张德全,刘平;陕西穆家庄铜矿床后生成矿作用的流体地球化学证据[J];西北地质;2005年02期 |
7 |
王碧香,张元奇,杨崇辉,张锡军;浙江中部火山岩地区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的研究[J];矿物学报;1991年04期 |
8 |
王永强;赵俊哲;;南岭中段九嶷山锡矿田W、Sn迁移形式与沉淀机制[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8年01期 |
9 |
池国祥,卢焕章;流体相分离的深度(压力)-温度场特征及其对热液矿床定位的意义[J];矿物学报;1991年04期 |
10 |
李宏茂;时友东;刘忠;邵学军;;东昆仑西段黑山-祁漫塔格成矿带钨锡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J];地质与资源;2007年02期 |
11 |
邢延安,陈殿义;新疆白干湖钨锡矿床简介[J];吉林地质;2004年03期 |
12 |
郑建平,路风香,郭晖,任迎新;金刚石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J];科学通报;1994年03期 |
13 |
叶造军;贵州大厂锑矿流体包裹体与稳定同位素[J];地质地球化学;1996年05期 |
14 |
徐启东,钟增球;大别超高压变质带流体包裹体的组合关系与演变[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3年01期 |
15 |
张振亮,吕新彪,饶冰;流体包裹体的合成方法及其对矿床学研究的意义[J];矿产与地质;2003年02期 |
16 |
吴秀玲,韩勇,刘祥文,韩郁菁;超高压硬玉石英岩退变质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J];电子显微学报;2004年04期 |
17 |
闫飞;夏学惠;徐少康;吴颖慧;逄思宇;;浙江八面山萤石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J];化工矿产地质;2010年04期 |
18 |
Robert R.Seal;覃建雄;;爱达荷萤石中流体包裹体的稳定同位素研究——对始新世大陆气候的意义[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1994年01期 |
19 |
张国辉;牛圈银(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5年03期 |
20 |
范建国,倪培,田京辉;成矿流体的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示踪探讨[J];地质找矿论丛;200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