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钻孔崩落与现场应力状态的确定
【摘要】: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钻孔在1200m深度以下出现了钻孔崩落现象,我们在1200m至2015m的范围内采集了82个钻孔成像测井图象资料。对钻孔崩落长轴方位进行了方向统计,结果表明近似对称的崩落平均方位为324.8°±3.3°,对应的平均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为54.8°±3.3°。利用崩落形状要素(崩落深度和崩落宽度)以及岩石力学实验确定的岩石内聚力和摩擦系数,计算了1269m、1500m、2000m等16个深度上的最大和最小水平主应力的大小。根据岩石密度测井资料计算了各个深度上静负载应力。三个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反映出主钻孔位置的应力场处于走滑应力状态,与地震震源机制解得到的走滑应力场一致。
|
|
|
|
1 |
赵志伟;;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在海拉尔盆地乌尔逊油田的应用[J];国外测井技术;2010年01期 |
2 |
许忠淮;;国外地应力研究的某些进展[J];国际地震动态;1988年02期 |
3 |
王连捷;崔军文;张晓卫;唐哲民;李朋武;李双林;;中国大陆科学钻主孔现今地应力状态[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
4 |
周焕然;地应力壶与临震预测[J];地震学刊;1997年03期 |
5 |
张建一;应用非线性动态门限反馈(MF)模型剖析鞍山地应力异常[J];东北地震研究;1999年01期 |
6 |
王薇,王连捷,乔子江,王红才;三维地应力场的有限元模拟及其在隧道设计中的应用[J];地球学报;2004年05期 |
7 |
崔军文,王连捷,李朋武,徐东辉,吴海燕;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2000米以上脆性变形构造应力场[J];岩石学报;2004年01期 |
8 |
于允生;;关于地球自转角速度、地质构造和地应力与我国大地震关系的初探[J];四川地震;1983年04期 |
9 |
张绍治;刘苏;;南黄海6.2级地震地应力前兆特征[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1985年01期 |
10 |
李占强,周治安,杨为民;煤矿地应力测量及其工程意义[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5年03期 |
11 |
杨唐斌;胡振平;;各向异性在评价裂缝有效性中的应用[J];国外测井技术;1999年03期 |
12 |
石耀霖,范桃园;地应力观测井中元件标定及应力场计算方法[J];地震;2000年02期 |
13 |
姜晨光,彭建国,顾红祥;地应力的重力来源与计算方法探讨[J];化工矿产地质;2003年04期 |
14 |
巫修平;傅雪海;何也;;潘庄井田煤储层渗透率预测[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15 |
魏伟;付小敏;;岩石声发射Kaiser效应测试玄武岩地应力应用[J];山西建筑;2010年02期 |
16 |
潘立宙;地应力与地应变的定向测量[J];力学与实践;1980年01期 |
17 |
郭玉莲;油朝元;赵淑平;;菏泽5.9级地震前地应力的异常变化[J];华北地震科学;1984年04期 |
18 |
余雄鹰,王越之,李自俊;声波法计算水平主地应力值[J];石油学报;1996年03期 |
19 |
文淑敏;曾祥智;宋杰;;XMAC地应力测井资料在油田注水开发中的应用初探[J];国外测井技术;2005年02期 |
20 |
周斌;张可能;柳群义;;考虑地应力修正的岩体损伤评价[J];科技导报;2009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