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面理化榴辉岩中变形石榴石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摘要】:大别山东部双河附近面理化榴辉岩中, 所有榴辉岩相矿物包括石榴石、绿辉石乃至金红石都受到强烈拉伸。用透射电镜可以观察到石榴石晶体中塑性变形的显微构造, 包括自由位错、位错环、位错壁和位错网。拉伸石榴石的应变轴比表现为 X> Y> Z。运动学标志如石榴石的不对称碎斑和旋转的金红石颗粒, 表明有旋转应变的作用。石榴石和金红石的福林系数分别为118 和098。所有这些都表明石榴石是在接近于平面应变的条件下形成。由于石榴石颗粒在应变前后体积未变,因此也是在简单剪切作用条件下形成的。根据石榴石韧性变形要求的温度条件, 此种变形应在榴辉岩相条件下发生, 代表一次向南的逆冲作用, 经过展开后, 逆冲的
|
|
|
|
1 |
徐树桐,刘贻灿,苏文,吴维平,江来利,王汝成;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面理化榴辉岩中变形石榴石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1999年03期 |
2 |
索书田,钟增球,韦必则,张宏飞,周汉文,游振东;桐柏—大别—苏鲁UHP和HP变质带的结构及流变学演化[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
3 |
索书田,杨启军,钟增球,周汉文,游振东;含柯石英超高压榴辉岩的早期变形——以苏北东海碱场榴辉岩体为例[J];地质科技情报;2003年04期 |
4 |
陈意,金振民,欧新功,金淑燕,徐海军;韧性剪切带中片麻岩和超高压榴辉岩变形特征及其与地震波速各向异性的关系:来自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680~1200米岩心的证据[J];岩石学报;2004年01期 |
5 |
索书田,钟增球,周汉文,游振东;大别—苏鲁超高压和高压变质带构造演化[J];地学前缘;2004年03期 |
6 |
李曙光;李秋立;侯振辉;杨蔚;王莹;;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的冷却史及折返机制[J];岩石学报;2005年04期 |
7 |
钟增球;索书田;;超高压变质岩的塑性流变学[J];现代地质;2007年02期 |
|